就像他當親王時,喜歡吃臨近一條大街上熟食店裏的果肉餡餅,五文錢一大盒子,結果他當上皇上後,讓禦廚給他做同樣的果肉餡餅,禦食監的幾個大太監統計了一下費用,過來告訴皇上,光是打造各種模子就得一千兩銀子,然後每個餡餅都得花費五十兩銀子。
隆慶帝聽到後,氣的臉都扭曲了,下麵的人貪財,卻也沒這麼貪財的法兒啊,一下子把價格提高了一千倍,他心疼之下幹脆不吃了。
這事並不是明朝獨有的特色,備受後人推崇的大宋也是如此,宋朝的宋仁宗也是一個勤儉皇帝,有一想吃生蠔,結果想到一兩銀子一個的價錢,就強行忍住了。
還有一他忽然想吃驢腸,就問太監,如果他偶爾吃一頓驢腸,是不是以後每都得殺一頭驢伺候著?太監馬上給了他明確的回答,是的,萬歲爺,禦膳房必須每殺一頭驢。
宋仁宗想到自己哪怕不吃,每都要殺一頭驢預備著,虧大了,所以幹脆也就忍著不吃了。
皇上想要不敗家就得忍著,可就是再怎麼忍著,那敗家製度也還在那擱著,每依舊就是敗家。
左羚把三娘子和聖女還有她們的丫環侍從請到行輦裏落座,然後派人拿來給三娘子準備的禮物,都是名貴的綢緞和瓷器。
塞外缺的也就是這些,至於金銀器玩,塞外反而不缺,甚至比內地還多。
當然這也就是指那些王公貴族,普通牧民根本不知金銀為何物,更戴不起名貴的金首飾,頂多也就是買一兩件銀首飾。
每年朝廷和塞外做生意,都是輸出大批的綢緞瓷器,賺進不少金銀,也不是塞外金銀就多的了不得,塞外金銀主要是集中在那些王公貴族手裏,牧民們還都過著以物易物的生活,根本不用錢。
明朝卻不是這樣,普通人也得用錢買東西,以物易物隻是在非常偏僻的山區,所以明朝總體的白銀數量並不少,比塞外多得多,可是人人都要用,那就顯得少了,而且根本不夠用。
三娘子看著給她的幾箱子禮物,都是非常漂亮能量的東西,十分高興,脫口道:“你們漢人好東西太多了,難怪我祖可汗想著怎麼搶你們的。”
眾人聞言都是大笑,這姑娘太實誠了,把心裏話都出來了。
聖女急忙笑道:“俺答王也不是真的要搶,就是朝廷不肯賣東西給我們,那就隻好搶了。”
左羚並不知道聖女的身份,還以為她也是三娘子的侍從呢,就笑道:“那你們以後別搶了,況且這次就是要跟俺答王談判的,以後還是花銀子買的好。”
三娘子笑道:“能買到誰還願意搶啊。”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細想也是,還是花錢買最妥當,搶東西雖然來得快,省錢,其實花費的代價可能比買還要大,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方麵指的是能搶到多少,另一方麵也是指自己的軍隊要花費多少,軍隊隻要一開動,每的耗費就是很多很多的銀子,各種損耗消耗能讓一個國家被拖得破產。
“你們外麵的馬真的不能賣啊?”三娘子多左羚附耳聲道。
她還是被外麵的馬牢牢拴住了心,她真想有那麼一匹馬,不是用來騎,而是看著就高興。
她也有自己的馬隊,從就有,而且她的馬也都是精挑細選,萬裏選一的,不過眼前這種級別的禦馬,卻是一匹都沒有,哪怕是俺答王也沒有幾匹。
汗血寶馬雖是一種馬的品種,但是蒙古馬並不是汗血寶馬,也不產這個品種的馬匹。所謂的汗血寶馬,也不是每匹都是日行千裏的寶馬,就像人類一樣,出類拔萃的人總是極少數極少數。
“這個,可能沒法賣,若是能賣就能送給你了,我們也不差這幾個錢,不過我給你問問況且。”左羚有些為難道。
“你坐車,要馬做什麼?”聖女覺得三娘子主動開口買馬有些丟人。
“不幹什麼啊,就是養著然後看著啊。”三娘子非常坦誠地道。
“那有什麼意思啊,不是等於高價買了一個祖宗嗎?”左羚睜大眼睛,不解道。
“這你就是不懂了,我們塞外的人愛馬就跟你們漢人喜歡金銀珠寶一樣。”三娘子笑道。
“我們漢人也不都喜歡金銀珠寶啊,我最喜歡的是藥材。”左羚搖頭道。
喜歡藥材?這回輪到三娘子懵圈了,這欽差夫人都是啥愛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