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況且別出心裁(1 / 2)

三個千夫長徹底懵圈了,大概是請君入甕的心情過於急切,竟然忘了那個狹窄的入口況且的行輦根本過不去。大隊人馬進退維穀,這可怎麼是好?

總不能讓所有人都過去,把況且留下吧,沒有了全權欽差大臣這個主角,還怎麼判談啊?

唯一的辦法隻有改道了,從另一條平原上的道路繞道而行。

況且也在犯愁,這可真是他沒想到的,他幾乎把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入口如此狹窄。其實卓茂林昨跟他過的,出入口都隻能由兩匹馬並行通過。

兩匹馬並行通過的寬度是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內地官道就是四匹馬並行的寬度,這種寬度從秦始皇時代就確定下來,以後曆朝曆代雖然多少有些變化,基本差不多。所謂車同軌指的就是全國的道路一般寬,這樣軍隊就可以在全國暢通無阻地行軍了。

行輦無法通行,韃靼人和況且一樣著急,雙方都在打著自己心裏的算盤,誰也不想改道而行,一時間竟出現了滑稽的僵局。

一窩蜂的人馬也看傻了,大家都在發愁。

不料況且卻做出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貨車繼續通過,其餘能通過的車輛也都從這裏走,我帶一部分人馬改道,從另一條路線追上去。”

“欽差殿下別出心裁,這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主意啊。”一個千夫長大喜過望,學漢人豎著大拇指誇獎道。

其實況且是否改道並不重要,隻要貨物全部進入黃沙圉,一窩蜂的人就會發起進攻,然後況且的人就會被殺得七零八落,這就等於剪除了況且的羽翼,以後況且和使團成員就落到他們手裏了,他們盡可以慢慢割肉,把這些人身上的財富都榨幹。

至於俺答王的命令,他們也沒有違背,隻要況且和使團成員胳膊腿齊全,安全到達俺答王那裏參加談判,他們的任務也就圓滿完成了。

三個千夫長這樣想,況且何嚐不是如此,他不想繞道走,就是不想錯過全殲兩股流寇的機會,至於晚一兩見到俺答王,他根本不在乎。皇上並沒給他下達最後到達板升城的日期,所有事情都由他全權決定。俺答王想要他在某日之前到達板升城,那隻是俺答王的想法,對他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

就在此時,孫虎的人最先跟一窩蜂的一股接上火了。

一個藏在一塊大石頭後麵的流寇首先遭殃,他還沒發現對手,腦袋就被孫虎砍掉了。

這還是錦衣第六衛的繡春刀第一次見血。

此刀一開,繡春刀便四處開花刀刀見血,錦衣衛護衛借助地形的掩護從一窩蜂的身後突然出現,將他們咬住了。這種做法雖然有些不地道,不過所有人都認為,跟流寇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也不存在這東西。

一窩蜂的人立馬炸窩了,有人大喊:“漢人攻上來了,咱們上當了。”

他們的確上當了,隻是發現晚了,已經被困住了。

一窩蜂的三十六股流寇除了獨眼龍的人馬全押上來,其餘的差不多都留下一半人馬策應,此時見他們埋伏在前麵的人受到攻擊,也都開始狂奔著上前準備策應。

不料就在他們向前奔跑的時候,又被錦衣衛的護衛攔住了。

這就是一字長蛇陣的妙用,孫虎隻是帶著蛇頭部分開始攻擊埋伏的人,蛇腹部分恰好攔截上來增援的,至於蛇尾依然在遠處兜截。

一窩蜂的老大知道大勢已去,他們要打的埋伏已經被人識破,現在是反而被人伏擊了,他馬上下令後撤,可惜正好撞在了一字長蛇陣的蛇尾上。

現在一字長蛇陣已經把這半邊所有流寇都包抄進去,一個都沒漏下。

這邊如此,另一邊同樣是這樣,於是乎流寇開始了困獸之鬥,這可是性命之戰,而不再是什麼搶劫了。

“怎麼回事?”韃靼的三個千夫長都同時仰望兩邊的丘陵。

“沒什麼,我的人在剿匪。”況且淡淡道。

“什麼?剿匪?”三個千夫長還有一些百夫長目瞪口呆。

況且哈哈笑道:“正是,雖這本來是你們的活兒,不過我看你們好像沒心思剿匪,我就順手幫你們做了,不用謝我,算是我給俺答王送的第一份大禮吧。”

韃靼騎兵看出了點名堂,全都懵逼了,他們還指望著這些流寇建功立業,搶下況且的貨物然後分贓呢,沒想到風向變就變了。

他們腦子一下子有些反應不過來,漢人在剿匪,漢人不是不能打仗嗎?不是這些穿著漂亮製服的錦衣衛護衛都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的嗎?

流寇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弱,即使韃靼的三千騎兵上去跟他們火拚,未必能占到太大的便宜,主要是因為在這一帶隻能步戰,韃靼騎兵的步戰能力比騎戰遜色不少。這也是流寇敢於冒風險的一個原因,他們在步戰方麵占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