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恩來怒批蘇聯小說《旅順口》(1 / 1)

周恩來怒批蘇聯小說《旅順口》

往事

作者:丁金棟

1973年7月29日,周恩來總理陪同剛果總統馬利安·恩古瓦比和夫人來到大連訪問和參觀,第二天送走客人後,他在棒棰島賓館接見旅大駐軍海陸空三軍軍職以上領導幹部,以此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46周年。下午,總理一行驅車來到旅順口海軍基地視察,我跟隨進行了采訪。

此時正值盛夏,烈日炎炎,但靜悄悄的軍港海風習習,格外清爽,周恩來在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馬忠全和政委宋景華的陪同下登上了一艘軍艦。

周恩來視察完後,登上高高的白玉山,俯瞰旅順口軍港全貌。周恩來問隨行的旅大警備區機關幹部:“你們看過《旅順口》這部小說嗎?”一位幹部說:“我看過。”周恩來又問:“你看過後對這部書的評價是什麼?”這位幹部說:“小說寫得不錯,在許多國家翻譯出版發行,還得過斯大林的獎金……”周恩來沒有等他說完打斷了他的話:“不!《旅順口》小說寫得不好,小說中寫的中國人不是漢奸、特務,就是娼妓、乞丐,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侮辱!”

早在1950年1月10日,周恩來去蘇聯莫斯科參加毛澤東與斯大林談判時,出發前特意讓隨行秘書何謙帶上一本當時名噪一時的長篇小說《旅順口》,以便在專列上翻看。

這本1941年蘇聯出版的小說《旅順口》被當時一些人推崇為軍事題材小說範本,在一些國家大書特書,鼓吹是一部難得的小說,1946年獲得蘇聯人民委員會頒發的“斯大林文學”一等獎。小說作者斯捷潘諾夫站在反動的沙俄階級立場上,竭力美化和宣揚昔日沙俄侵華戰爭。

周恩來對這部小說實在看不下去,他對何謙說:“這樣的書顛倒曆史美化沙俄,居然獲斯大林文學獎?”周恩來考慮訪蘇事關重大,和斯大林談判涉及蘇聯歸還旅順、大連的重要事項,因此沒同斯大林爭辯此部小說。

此刻站在白玉山上,麵對眼前的旅順口軍港,周恩來感慨萬千,對小說《旅順口》進行了抨擊。他說:小說首先是向人們宣揚沙俄戰爭和掠奪戰爭,沙俄調集了十多萬大軍侵犯中國東北,強占旅順口,從這裏掠奪了大量戰略物資運回國。其次,這部書的指導思想完全背離了列寧的教導。沙俄第一次攻占旅順口時,列寧在一篇《中國的戰爭》中說,沙俄占領了中國的旅順口,殺人放火,掠奪財產,在中國的政策是犯罪的政策。這裏白骨如山,血染大海,哀嚎動地,不堪回首。小說還對中國人竭盡醜化之能事,書中的中國人不是特務,奸商,就是妓女、騙子,把中國人寫成這個樣子,讀後使人十分氣憤。書中宣揚的英雄馬卡洛夫,作者千方百計為其塗脂抹粉,其實他是沙皇推行的反動製度的擁護者和侵略戰爭的執行者,這樣的英雄有什麼值得宣揚的?

周恩來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旅順口軍港是一個美麗的軍港,這裏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在感受美景的同時千萬不可忘記一百年前這裏發生的一切,萬萬不可忽略日俄戰爭給中國人帶來的不幸和創傷,回顧那段曆史,對於今日依然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