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帥的新征程

卷首語

作者:林學勤

作家張賢亮76歲完成小說《青春期》,裏麵有這樣一句話:“現在時常有一股悲憫之情,像‘青春期’時會從胸中湧出一股帶血的氣似的從我心底往上泛起。也許這是我已衰老的征兆。”

或許這也是宗慶後的某種心境。2012年宗參加浙商大會,看見杭州青春寶的創始人馮根生由人扶著顫顫巍巍地走出來,心裏咯噔一下。事後宗問他的辦公室主任單啟寧:“我是不是有一天也會這樣啊?”單趕緊安慰他,“不會的,你的身體還好。”

也許這隻是一時的“觸景生情”,轉眼宗又充滿了青年人般的鬥誌。2010年宗“再造一個娃哈哈”的目標在2013年並沒有完成,為著1000億的目標,從不休假,把工作當享受,始終保持著創業時的衝勁和激情的宗,不斷地為娃哈哈尋找著新的增長點。

當娃哈哈把1000億作為目標,進行多元布局的時候,宗肯定覺得,自己經曆了最為複雜和波詭雲譎的快消品行業的錘煉,經曆過最為慘烈和刺刀見紅的市場競爭,活下來並且活得很好,市場什麼大風大浪禁不住。因而帶著這份自信一頭紮進看似熟悉、其實不然的奶粉、零售、白酒以及商業地產領域。但既有經驗和運營思維決定了他很難從經營者頻道轉換到投資者頻道,當極強的控製欲碰上“隔行如隔山”,用賣純淨水的思路經營Shopping Mall,娃哈哈的多元化之路跌跌撞撞是必然結果。

今年69歲的宗無論顯得多麼灑脫,但總也是英雄暮年。而接班人宗馥莉在諸多問題的認知上與宗相左,宗馥莉認為引以為豪的經銷商體係實際已成為娃哈哈的弱點;認為娃哈哈多元化業務泛濫。兩個有著不同管理理念和經驗的人卻要麵對一樣的商業環境。“後宗慶後”時代,娃哈哈將走向何方,也是宗老帥不得不掛心且需要運籌帷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