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聰明的孩子是培養出來的(1 / 3)

1.發掘孩子的潛力

日本心理學家曾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心中。”

多麼富有哲理的話,賞識教育的奧秘就在於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行,寬容地承認差異,允許孩子失敗。讓那些“懦弱的孩子”變得“堅強”起來,讓他們時時感到自己是最棒的。隻要他們在成長中覺醒了,巨大的潛能就會像火山爆發一樣排山倒海、勢不可擋。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人總是以過高的標準要求孩子,僅僅是以得到100分作為成功,因此孩子總是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之中,並時時感覺到“失敗”的痛苦。這與傳統的文化有關係,因為父母總是強調存在哪些不足。父母還常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些教導完全正確,但如果僅僅隻看到孩子的缺點,那是不全麵的。

在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常常發現,孩子們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自己感興趣的事,往往可以不吃飯、不睡覺,有時候,在遇到困難或不懂的問題時,即使沒有大人的幫助,他們也能想方設法去解決。這說明,孩子的內在潛力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十分巨大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深夜,一個聲音傳進了小女孩的臥室,將剛滿4歲的她驚醒。那個聲音持續不斷地在窗玻璃上刮擦著,又響亮又刺耳,十分可怕。透過窗簾,小女孩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影子在黑暗中移動。她非常好奇,想知道黑暗中的那個聲音是何物,來自何方,於是便想像著各種可能的解釋。過了良久,她悄悄從床上爬起來,向父母的臥室走去,搖醒母親,喊道:“媽媽,有一個天使正在擦我的窗戶。”

此時,媽媽雖然睡意蒙矓,但仍對女孩說:“一個天使?太好了,親愛的,你替媽媽向他問個好。”很顯然,這位母親恰到好處的應答不僅沒有打擊小女孩,還為她的想像力添加了一種新的祝福,鼓勵她對自己的想像力充滿信心,挖掘了孩子的內在潛力。

這位女孩就是蘇·基德,長大後成為一位深受讀者歡迎的女作家。

孩子的內在潛力是多種多樣的,當這些潛力探出頭時,父母應及時分辨並積極給予鼓勵和嗬護。作為父母,應該是引導孩子成長、挖掘孩子內在潛力、幫助他發揮長處、看清自身優勢的心靈之燈。

煤深藏在地層底下,永遠不會發光發熱,需要人們去挖掘利用,它的光和熱才能釋放出來。孩子自身也潛藏著無限的“光”和“熱”,如果父母不去發現、挖掘,就會造成“財富”的流失與浪費。渴望表現自己是小孩子突出的心理特征之一。一個能說會道、活潑好動的孩子往往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中心,而那些不善言辭、沉默寡言的孩子往往被忽視。後來卻慢慢地發現在那些孩子的身上其實都有著非常大的潛力可挖掘。

曾經有那麼一個懂事但又沉默少言的孩子,從來沒聽到過他大聲地叫喊,也沒看見他開心時燦爛的笑臉,看到的隻是低垂的雙眼,微微的一笑,加上那輕輕的話語。他總是默默無聞的樣子。作為父母,要時時去注意這些孩子,和他們說話,多去和他們談心,讓他們感覺到父母並不可怕,父母隻對那些學習不認真,行為不好的孩子進行批評。

有一次碰到一個不大講話孩子的母親,當講到他孩子不大講話,他媽媽卻說:其實在家很會說,原因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隻有拉近了你們之間的距離,才能使孩子感覺不會再沉默。

挖掘孩子的內在潛力,關鍵是要注意激發、增強孩子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和愛好,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有著可愛的一麵,有著不可挖掘的潛力。隻要父母多觀察,多親近他們,真正地從他們有利的一麵帶動不利的一麵,取長補短,使他們成為一個自信、活潑的人!

2.鼓勵孩子學會創新

時代需要孩子具有創新精神。隻有創新才能激活孩子的異常思維和才智,從而激活他們全身的能量。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對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每一位父母必須用心關注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家庭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最有利的環境,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上肩負著重要責任。

一個人活著要有生命熱情,不要縱容孩子無所謂的生活態度。父母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孩子的個性發展,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要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生活態度,孩子將來才有發展、才有前途。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皮亞傑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能力創新的人,而不是重複前人所做的事情。”

要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就應該教會孩子善於思考,還要讓孩子把握正確的思維方式,也就是創新思維,因為創新思維是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父母要啟發孩子多角度思考問題,用對稱、辨證、類比、極限、收斂、發散等思維方式啟迪智慧,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

有專家指出,嚐試與創新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沒有嚐試,永遠不會有創新,創新是在不斷的嚐試中獲得的,創新源於嚐試,同時又高於嚐試,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一個人的創新能力是由他敢於進行大膽嚐試的程度所決定的。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敢於嚐試。實踐出真知,讓孩子自己動手,大膽嚐試,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孩子的好奇心是發展孩子創新能力的沃土。做父母的要千萬珍惜它、愛護它、培育它。

孩子們幼稚天真的童心童趣,往往屬於“荒誕不經”的範疇,這種別具一格、獨出心裁的思考方式,同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父母要珍惜孩子童心童趣,要為他們接通一條又一條新思路,激發他們的創新火花。

孩子對各種規律、規劃、規範等知之不多,理解不深,甚至還抱有一種猜疑、嘲弄、輕視和敵對,常問一些會使大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問題。人們一般對孩子的這些稀奇古怪的念頭不會引起注意。而物理學家拉曼,在從英國返回印度的輪船上聽到一個小孩子問他的媽媽“海水為什麼那麼藍”時,引起觸動,經過不懈的深入研究,終於提出了“光散射效應”。這一發現,使拉曼登上了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領獎台,成為印度乃至全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積極引導孩子探究。當有人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創造時,他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隻不過喜歡刨根問底罷了。積極探究是創新意識的先導,所以要保護孩子的探索欲望,積極引導、支持孩子的探究行為,以孩子的探究行為為起點,萌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的創新能力。由於孩子的自身特點,他們的探究行為常有明顯的興趣性,甚至表現是破壞性。除了一些讓人感到好笑的行為外,孩子們還經常為了弄明白鍾表會走、收音機裏有人說話等問題,而大膽地拆卸,擺弄所有的零件。麵對孩子類似的探究行為,父母不能簡單的訓斥,而要了解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並為他們提供充分的條件實現他們的探究活動,滿足他們強烈的探究願望。

發展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新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對於孩子來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它對孩子一生創造力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父母應盡量發掘孩子進行活動的想象功能,促發想象。對於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圖畫,憑自己想象拚搭的東西、自編的故事等等,都應該給予肯定和讚賞。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孩子的創作。

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美麗的大自然給人類增添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同時它也是誘發孩子智力開發的外部刺激。這種畫境式的環境刺激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與探索興趣。因此,父母應經常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引導孩子觀察花鳥蟲魚,了解動、植物的生長與變化,欣賞大自然美景,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創新意識的基礎。

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還應該注意擴大孩子的知識麵。因為有教育方麵的權威專家研究表明,孩子的知識麵越寬,思維的土壤就越肥沃,創新思維的幼苗就會生長得越茁壯。所以,除了讓孩子學好規定的教材內容,父母還要有意識地指導孩子閱讀與學科相關的科普書籍,挑選有益的影視作品讓孩子欣賞,注意有選擇地讓孩子觀看科教電視節目,帶孩子參觀各種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展覽等等。

3.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隻是有些人常常使用因而越來越強,有些人則任其荒廢,甚至不斷斫傷它,而使創造力日益減退。一般說來,有創造力的父母具有如下特征:有容忍孩子的雅量。心胸開闊的父母,容易與人溝通,管教孩子的方法也比較靈活有變化。最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容忍的雅量。比如說,孩子即使做錯了事,也有他原來的想法,可能有些想法並不壞。例如:有個孩子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裏,看到家裏的金魚缸中許多金魚沉在缸底,一動也不動,他想,如果不去救它們,馬上就會凍死掉,他就把熱水瓶裏的開水倒入缸中,沒想到幹了一件壞事。當受到父母責怪時,孩子說:“天多冷啊,我想讓小金魚暖和暖和呢!”在這情況下,父母就不能簡單地責罵他,而是要表揚孩子純真的同情心,同時還要耐心地告訴他這樣做為什麼不對,從而擴大孩子的知識麵。

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保護和發展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性;但許多父母由於對孩子的一些創造性表現不太了解,往往在無意中壓製了創造性的發展。

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力高的孩子與創造力低的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是不同的,前者在家中享有更多的獨立自由和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機會。在父母采取民主型教養方式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創造力和獨立性普遍較高,而在專製型、支配型、嬌寵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則依賴性強,情緒多變,幼稚而缺乏創新精神。可見,父母本身的修養和孩子的教養方法影響著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父母對孩子的創造力有關鍵性的影響。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從細微處精心誘發。父母的態度,直接關係到孩子是否能走向創造性發展的方向。一般來說,創造型孩子的家庭都采取民主型的培養方法,對孩子引導而不包辦、鼓勵而不強製、培養自立而不放任自流。但是,由於父母的職責是要照顧和培養孩子,所以對於孩子創造力問題,容易出現很多不當的態度和做法。最常見的就是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孩子失去了發揮創造力的機會。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一頂需要耐心和突破常規的工作。它往往在時間上、經濟上和心理上都會給父母增加負擔,何況現在父母似乎人人都很忙,哪有那麼多耐心和時間來對付孩子呢?與其事事都要鼓勵孩子自己去體會發現,不如將正確的結果告訴孩子並要求記住來得簡便。持這種態度的父母,需要冷靜地反思一下,應明確這種做法是不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展的。

一般來說,才能出眾、事業成功的父母往往在培養孩子方麵表現得聰明過度,抑製孩子創造力的發揮。

創造力是孩子智慧的源泉,也是促進潛能發展的原動力,是將來孩子卓越發展的基礎。創造力可以使“死”的知識變成有用的,也可以使孩子更聰明。盡管智力受先天的影響較大,而創造力卻可借後天的訓練加以激發。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並不僅是老師的事情,父母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而且幾乎可以說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首先,父母們要知道靈活的思維需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孩子的知識越豐富,思維也就會越活躍,因為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使孩子產生廣泛的聯想,使思維靈活而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