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2 / 2)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走訪中發現,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與蘇珊的情況、思考的方式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在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做自己喜歡的事能創造奇跡,同樣,責任感也可以創造奇跡。艾爾森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隻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並非自己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

責任感是一種十分高尚的道德修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言論、行動、許諾等持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態度而產生的情緒體驗。隻要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會為不辱使命而努力。責任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給人責任,也就是給人信任和真誠;有了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

父母應從以下方麵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第一,教育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安全負責。教育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包括鼓勵孩子自己上學而不用父母接送,作業自己完成而不讓父母監督,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等。同時,要從小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突發事件的自衛;食品衛生;做事時的安全;玩耍時候的安全。

第二,培養孩子求知責任感。在學習過程中,父母應向孩子傳教古今中外傑出學者勤奮學習、勇於攀登知識高鋒的動人事跡,同時多帶孩子參觀科技展覽、文化展覽等,鼓勵孩子參與科學實驗,讓孩子自覺、勤奮、認真地學習文化知識,讓他們自律地形成追求學習、渴望學習的責任感。

第三,教育孩子關心親人和家庭。在此,父母要率先垂範,主動關心家裏的老人和孩子。並要求孩子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學會關心他人,培養孩子對親人和家庭的責任感。

第四,教育孩子對社會負責,從小樹立公民意識。讓孩子懂得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並為之做出貢獻的人才是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鼓勵孩子從小樹立公民意識,積極參與誌願者活動,積極參與學校、政府部門組織的大型公益活動、慈善活動,從而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

積極努力地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