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膽小的孩子,首先,家長應該注重對其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不管,讓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其次,家長可鼓勵孩子與人交往。家長要鼓勵和帶領孩子多和別人交往,特別是開朗活潑的同齡人交往,並帶領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借助家庭、學校、孩子的夥伴、親朋好友的作用,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
第三,麵對膽小的孩子,家長切忌與同齡孩子對比或者辱罵孩子,應該不失時機地與孩子溝通,給孩子以鼓勵和讚揚,幫助並引導孩子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盡可能避免孩子因膽怯所造成的心理緊張,以緩解孩子的膽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其實,讓孩子膽大自信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隻要家長下工夫,孩子膽小的問題不難解決的。
但是,現在一些家長喜歡把孩子關在家裏,認為孩子常在外麵不安全,也怕在外麵惹是生非。這種做法雖然能使家長少操心,但孩子的身心發展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恰恰影響孩子良好性格和品質的形成。成天把孩子關在家裏,因其對環境非常熟悉,失去了新鮮感,便會感到生活枯燥無味,容易變得孤獨、任性和遲鈍,還易形成唯我獨尊等壞毛病。而經常性地參加同齡人的戶外活動,能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團結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品質。同時,也不利於孩子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長期關在家裏的孩子,對熟悉的環境沒有了興趣,也很少接觸新鮮事物,致使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失去了基礎;而豐富多彩的外部環境會使孩子眼界大開,興趣大增。在和同齡兒童共同的遊戲和學習中,其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麵,能加速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鍛煉其克服困難的意誌。另外,這也影響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遊戲和交際活動是孩子們生活的主要內容,它為其日後具備進入社會所必需的交往能力奠定基礎。長期關在家裏的孩子,遠離群體活動,是無法具備這種基本能力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機智勇敢、聰明能幹,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孩子在公眾場合不敢發言,在麵對陌生人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容易局促不安,不能與人坦率自然地交往。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克服膽小,而不是過分擔心孩子的身體和安全,我們應該為孩子插上可以飛出小小鳥巢擁抱整個世界的翅膀。可見,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克服膽小,而不是過分的擔心孩子的身體和安全,就把孩子關在小小的家中。我們應該為孩子插上可以飛出小小鳥巢擁抱整個世界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