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矢誌不渝,夢想就會變為現實(2 / 2)

1997年樸世利抱著征服美國女子高爾夫(LPGA)的遠大理想,隻身前往美國,10年後樸世利獲得了包括5個大賽冠軍在內的24個冠軍,在世界高爾夫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憑借第一代“高爾夫父親”樸俊哲的地獄式訓練和天賦,樸世利高三時就橫掃國內4個職業比賽和3個業餘比賽。對她來說,國內舞台太小。1997年樸世利來到美國,在大衛·李德貝特教練手下過上了“沒有鐵窗的監獄生活”,埋頭苦練球技。第二年,樸世利首次參加美國LPGA比賽,給陷入經濟危機的祖國獻上了職業聯賽雙冠王(LPGA錦標賽和US公開賽)的禮物。

當年7月舉行的US公開賽讓樸世利一舉成為國民英雄。在延長賽第18號洞,樸世利為打落在水池旁邊的球赤腳進入水裏,目睹樸世利的“赤腳鬥魂”,國民們獲得了“我們也可以克服金融危機”的信心。在樸世利的帶動下,被視為有錢人運動的高爾夫成為“國民體育運動”。

1999年樸世利獲得了4個冠軍,但第二年狀態突然下降。因為對冠軍的過分執著,失去了球感。持續10個多月的巡回賽生活也讓樸世利身心疲憊,以至於埋怨“父親為何沒有教我休息的方法”。

但樸世利沒有從此倒下去。繼2001年和2002年分別獲得5個冠軍後,2003年也獲得3個冠軍,滿足了進入“LPGA名人堂”的四個條件。剩下的隻有“參加巡回賽十年”的條件。隻要堅持到2007年,樸世利就能成為夢寐以求的“名人堂”成員。

隨著讓樸世利堅持下去的目標消失,她再次長期陷入低穀。自2004年5月獲得米查羅布登公開賽冠軍後,到2006年6月拿到LPGA錦標賽冠軍,樸世利陷入低穀長達25個月。發球和鐵頭杆沒有準星,輕擊球更是偏離球洞。2005年參加12個賽事,不但未能進入前十,更是遭遇4次棄權、3次被淘汰出局的羞辱。而且腰窩、手指等渾身疼痛。

憑借2006年的LPGA錦標賽冠軍成功複活後,樸世利闡述了當時的心情。“每天走向球場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沒有明確的目標,隻是茫然地想‘明天要好好打’,這讓我失去了信心……”樸世利用拳擊和跆拳道發泄放棄高爾夫的懶隋。憑借滿腔熱血參加美國巡回賽十年,樸世利終於找到了新的目標。

在2007年7月舉行的“傑米法爾科寧高爾夫精英賽”上奪冠後,樸世利表示:“從現在開始要享受高爾夫。”並最終在“世界高爾夫名人堂”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可見,內心的渴望同樣能使我們的孩子像樸世利一樣戰勝一切,能使他們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能使他們展現出最優秀的自我。所以,孩子們,你們一定要堅持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夢想,無論它現在看起來是多麼不切實際,隻要你們向著它不斷努力,總有一天,你們會發現原來曾經的夢想已經來到你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