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曾經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即一家跨國機構對中國、美國和日本的孩子進行一項調查:你最尊重的人是誰?請列出你心目中的第1位到第10位,本國的和外國的都可以。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和日本的孩子,他們心目中最尊重的人依次是爸爸、媽媽、英雄人物(或是某個歌星)。中國的孩子最尊重的人中,父親被排在最後一名,第10名;母親更慘,擠出前10名,排在第11名。
專家對這項調查的結果研究後認為,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失敗,因為他們不但沒有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反而使孩子的感恩之心正在逐漸淡化。
德國古典哲學家費爾巴哈說:“同情心,感激心,愛心,使你成為一個人。”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刻不容緩,一定要盡早讓孩子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西方的感恩節聲勢浩大、隆重祥和,而我們呢?我們奉行的卻是一種:‘施恩不圖報”的觀念。其實,這種觀念無形中影響了孩子。孩子不懂得感恩和“施恩不圖報”的觀念不無關係。
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各種幫助的。每個人的一生,必定受到過無數人的幫助,也幫助過不少人。知恩圖報,隻有“知恩”,才能懂“回報”。
前蘇聯人米哈可夫曾說:“獸性是對一切有生命的最美好的事物缺乏憐憫,缺乏感恩,對別人的精神世界根本漠不關心——這是所有殺人犯、暴力犯罪者的心理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包圍了列寧格勒,他們企圖用轟炸機摧毀蘇聯的軍事目標和其他防禦設施。由於戰火的洗禮,蘇聯軍營附近的生物都慘遭傷害,作為昆蟲學家的施萬維奇很是痛心。
一天,他看到不遠處的樹枝上停著一隻美麗的花蝴蝶,它在陽光下伸展著美麗的翅膀,他向蝴蝶揮了揮手,希望它能遠離這個危險的環境。但是蝴蝶在反複試了幾次後還是沒有飛起來。施萬維奇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花蝴蝶一定是受傷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人的品德。當然,感恩也是一種形式,是健康社會人人都應該具備的一種行為,孩子也應有感恩的心態。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各種幫助的。每個人的一生,必定受到過無數人的幫助,也幫助過不少人。知恩圖報,隻有“知恩”,才能懂“回報”。施萬維奇小心翼翼地把蝴蝶從樹上抓了下來帶回了軍營。原來,蝴蝶的翅膀受了傷,施萬維奇給它上藥。兩天後,蝴蝶漸漸地康複了。施萬維奇依依不舍地將它放回了大自然。
第二天一早,奇跡出現了,施萬維奇和他的戰友們驚喜地發現,在一夜之間,他們的門前落滿了各種各樣的蝴蝶,花花綠綠的蝴蝶在陽光下撲閃著美麗的翅膀,特別搶眼。施萬維奇無法用語言描述當時內心的激動之情,因為研究昆蟲這麼多年來,他還從沒有見過如此壯觀的場麵。這時,聰明的施萬維奇突然閃過一個靈感,如果用這些蝴蝶將蘇軍的軍事基地偽裝起來,那麼德軍的飛機肯定就發現不了他們了。但是,對於整個軍事基地來說,當時的那些蝴蝶根本不夠。最後,施萬維奇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即用黃、紅、綠3種顏色塗在軍事基地上,將軍事基地裝扮成了一片花草蝴蝶的海洋。因此。盡管德軍費盡心機,但列寧格勒的軍事基地仍安然無恙。為贏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大大減少了戰鬥中的傷亡。因為蝴蝶的翅膀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禦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事後,施萬維奇對那次蝴蝶集會的唯一解釋是:那隻蝴蝶是為了報恩,號召同伴利用自己天生偽裝的特長來為施萬維奇的軍事基地作掩護的。
動物尚且懂得知恩圖報,何況是我們人呢?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善心,都懂得投桃報李,那麼這個世界便是個溫情無限的世界。而你平時的每一次不經意的善舉,都會給這個社會和我們自己帶來巨大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