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1 / 2)

平陽鎮背靠幽幽大青山,麵朝南嶺山,地勢南低北高。一條亮子河從南嶺山腳下悠悠流過,青磚瓦房摻雜著黃色的茅草房,從坡底一直漫上半山腰。一條公路從鎮中經過,通往西邊的吉慶縣城。路的兩側遍布店鋪,樓堂館所應有盡有。每十天鎮子裏還有集市,屆時周邊鄰近村落的村民,就會帶著自家的農副產品來趕集,順便帶些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回去。

在這條主街的東頭有一座青磚圍就的院落,院落不大,但修建的齊齊整整。青磚青瓦透著古樸,這裏是守城的家。人們習慣稱之薛家大院。

大院的主人就是薛家燒鍋的老掌櫃薛德貴。老德貴個頭不高,黑紅臉膛,為人爽朗熱情又十分倔強。老德貴並不是本地人,祖籍在遼東,家裏曾是遼東的一個富戶。隻因父母過世後,三個哥哥鬧起了分家,欺他是老小,又不曾理過家,分家產時動了心眼,結果好處都被三個哥哥占了,德貴分的實產不多。於是德貴一氣之下,把分到的家產都變賣了,帶著妻兒老小,來到靠近中俄邊境的平陽鎮,投奔了一個遠房表叔。在表叔的幫襯下,老德貴開了一個燒鍋,經過幾年的打拚,生意越做越順,越做越紅火。老德貴攢錢買下了這處院落,並重新進行了修繕,成了現在的薛家大院。

說起老德貴的創業過程,辛苦勞累自不必說了。用老德貴的話說,那是累死驢的日子,吃苦挨累還是小事,那些個不斷湧來的亂事煩事,更是鬧得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多虧有個好老婆幫襯他。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老德貴對他的老伴是百依百順,十分佩服。

老薛太太的閨名叫李欣悅,娘家曾是遼吉一帶有名的大戶,家有良田百頃,房屋百間。據說家裏用的筷子碗都鑲著金邊。母親四十多歲才生下這個女兒,愛如掌上明珠。

欣悅上有三個哥哥,家裏隻有這麼一個女孩,又是最小,一家人都寵著她,父母更是嬌慣她。天熱怕捂著,天冷怕凍著,含在口裏怕化了,捧在手上怕飛了。可天有不測風雲,欣悅三歲那年地方上流行天花,父母嚇得把欣悅圈在家裏,哪都不許去。可千防萬防,還是沒有阻擋住病魔的侵襲。說來也奇怪,三個哥哥都沒事,偏隻有欣悅染上此疾,而且是病勢洶洶,沒幾天,欣悅就已病的昏迷不醒。最後是隻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了。找來的大夫號了號脈,搖搖頭說沒救了。

欣悅的母親聽說,立時抱著她嚎啕大哭。父親則含著淚安慰夫人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孩子和我們無緣,就隨她去吧。”同時吩咐家人為欣悅準備後事。

正當家裏人都在忙碌時,門口來了個化緣的尼姑。看門人對尼姑說:“你改天再來吧,我們家小姐要不行了,家裏正亂著那,沒工夫伺候你。”

尼姑聽說小姐不行了,忙問因由。看門人倒是耐著性子把情況告訴了尼姑,尼姑聽說後,就要求看門人帶她去看看,說不定她能救小姐一命。家人聽說連忙來報,欣悅的父母聽說,仿佛黑暗中見到一絲亮光,連忙吩咐快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