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城出發去省城有三條路線可以選擇,水路一條,陸路兩條。
因為沒有船,範武當然就不會選擇水路,陸路分別是普通國道和高速,現在也沒有車,而且走高速還得饒個大圈,所以範武選擇從國道過去。
選擇國道的話路上除了一些小鎮之外,還得經過兩個和端城規模差不多的城市,一個是在必經之路上,一個雖然不是必經,但是城區裏麵有一個曆史悠久的祖廟,範武想去看看。
離開端城及時公裏後首先進入的是交彙市,範武記得這個名字來由於這裏是東江、西江、北江,三水交彙之處。
由於是三水交彙的地方,所以交彙市是交通四通八達的所在,城市的熱鬧程度比端城要高出很多,經濟也比較發達。
隻是今天範武進來市區的時候發現這裏毀壞得比之前看到的城鎮都要厲害,沒有一幢建築物是完好的,整個市區內部幾乎算是被夷為平地。
反倒是外圍及近郊的地方還保存得不錯,城市以外的地方和龍慶市那邊的情況一樣,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傷,但是市區裏麵卻是毀得麵目全非。
這種程度的損壞絕對不是歲月造成的,估計是有什麼生物在此發生了連場大戰,從哪些崩塌建築的斷麵和隱約出現的血跡可以證明範武的這個推斷應該是靠譜的。
範武進去市區裏麵溜達了一大圈都沒有發現任何生命體的存在,和之前的兩個城市一樣,就連老鼠蟑螂這樣的小動物都沒有留下。
不知道是這裏的環境不適合小動物生存,還是有什麼恐怖的生物令到它們不敢在此逗留。
但是除了城市內部以外的地方,不用到野外,隻是近郊的區域已經開始有小生命的氣息,野外就更多,但是似乎這些小動物的感官敏感度也和範武一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範武隻能遠遠的感應到它們的氣息,但是卻沒能親眼看到它們出現在視線範圍之內,所以其實城市裏麵沒有小動物出現,在範武的感官之內也並不是什麼異常情況。
交彙市市區的情況比龍慶市稍微有點不同,除了整個市區被毀壞了之外,這裏丟空的時間似乎比後者要久一點。
端城那邊比較特殊,市區裏麵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市區周邊則是已經荒廢多年,說明很早就已經遭受到襲擊。
龍慶市那邊就像是近幾年才丟空的一樣,很多地方都還保持得相當好,交彙市這邊則是已經丟空有十年以上,很多的殘骸斷麵已經出現風化的跡象,隻是並不是太過明顯。
難道說各個城市受到攻擊的時間都不一樣?端城不說,光是龍慶、交彙這兩個城市的風化程度就相差了起碼5年以上。
不過不管城市受襲擊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丟空的時間差幾年,上麵的建築風格居然都是保持一致的,和範武離開的時候相差不大。
也就是說這裏的社會生活從60年前開始就沒有太大改變,一直到現在還是保持著當年的模樣。
這很不正常,也和當年範武在陰間聽到的情況很不一樣,當時遇見血族的那個老人家說的人間似乎已經發展出了相當高的科技力量,社會形態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隻是當時並沒有仔細詢問,所以不知道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以及具體的形態是怎樣的,不過以他當年所說的大概情況來看,肯定就不會是現在的這個樣子。
就算高新科技還沒有普及到端城這種小地方,但也不可能連建築風格都沒有任何改變吧,這太令人費解了。
端城可能就是早早被濃霧定個保護起來,但是其餘兩市不應該還是老樣子建築才對,帶著這個疑問範武繼續探索,在市區範圍內沒有任何發現。
包括在瓦礫堆中出現的血跡,也因為過去時間太長而失去了全部的活力,所以並不能看出點什麼東西,隻能大概分辨出血液的種類而已,大部分屬於人類,也有不少是屬於其它種族的,但是具體是什麼生物就不大清楚。
市區沒有發現,範武離開這一大堆斷壁殘垣來到離城區不遠的江邊,東、西、北三江交彙的地方。
在龍慶市的時候已經知道江水裏麵就是那些低級地獄生物的棲身地,所以他判斷這個三水交彙的點肯定就能找到生物。
沒想到根本不用來到江邊,隻是出了交彙市城區就遇到了第一批地獄生物,那是一些像是沒殼蝸牛一樣的惡心生物,軟軟的趴在路邊的樹木上麵。
剛開始範武還沒有發現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似乎能夠把生命氣息和樹木融為一體,他隻是覺得怎麼這裏的樹木要比其他地方的生命力來的旺盛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