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新生寶寶常見問題(2 / 2)

243.新生寶寶青紫

新生兒可能因為寒冷而出現皮膚青紫,一般保暖後即可好轉。如果新生兒在啼哭時或者吸奶後出現青紫,就要考慮可能有先天性心髒病,應及時就診。

244.哭鬧

對嬰兒來說,哭是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因此當寶寶哭鬧時,說明其有所要求。正常情況下,寶寶哭鬧,隻要媽媽抱抱、哄哄便可停止,但如果抱起寶寶仍然痛哭不止,就應找出哭鬧的原因。

寶寶哭鬧的原因:

寶寶啼哭,抱著或喂奶仍哭個不停,且臉色不好、想吐或發現糞便混有血液或黏液時,有可能是腸套疊,要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夜啼原因很多,如太熱、太冷、口渴、皮膚癢、異物刺痛皮膚等。

此外,由於寶寶邊吃奶邊睡覺,吸進大量的空氣,嗝打不出來也會哭。習慣於被抱著睡的嬰兒,夜晚睡眠也會哭。

佝僂病、腸痙攣、蟯蟲病也是寶寶夜啼常見的原因。

寶寶哭鬧時把雙腿朝肚子裏縮,像蝦一樣弓著身體哭,通常提示肚子痛,如腸痙攣、腸套疊、腸道蛔蟲等,應去醫院請兒科醫生診斷治療。

發熱、摸到耳朵就哭、抓耳、搖頭時,可能是中耳炎,應馬上去醫院。

劇烈哭鬧後突然停止呼吸幾秒鍾,起初臉色紅潤漸變成紫色,精疲力竭時,是劇哭暈厥。

這種發作隻是一下子,常見於情緒不穩的嬰兒。

發熱、分開大腿換尿布時大哭,則可能是股關節炎,應就診。

臥床不哭,抱起即哭(拒抱)和移動肢體時哭,應考慮肢體疼痛,如骨關節脫位、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壞血病、扭傷等。

如排便時哭鬧應考慮結腸炎、尿道炎、肛裂、便秘等疾病。

245.新生兒脫水熱

少數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4天有一時性的發熱,體溫驟然升高,有時可以達到39℃左右。於夏季多見,沒有其他不適,如果及時補充水分,體溫可以在短時間內恢複正常。

246.新生寶寶尿酸梗塞

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2~5天,出現排尿前啼哭,尿布上出現磚紅色斑,為尿液中尿酸過多沉積所致。隻要多飲水,使尿液稀薄,很快尿液的顏色會恢複正常。但要注意與血尿區別。

247.“馬牙”

新生兒出生後往往在口腔黏膜上皮中線上有米粒大小的黃白色隆起顆粒,稱為上皮珠,俗稱“馬牙”或“板牙”,是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瀦留腫脹所致。數周至數月後可以自行消失,屬於正常現象,注意不要挑破或磨破,以免發生感染。

248.新生寶寶打嗝

新生寶寶不分白天黑夜總是在睡覺,整天基本都在睡,這是正常現象。新生寶寶的睡眠很淺,一有較大的聲響或尖厲的聲音就會醒來。新生兒的身體非常敏感,很多原因會使寶寶打嗝。喝太多的奶、尿布濕了、換尿布等,都會引起打嗝。打嗝是由於刺激了膈肌的神經而產生的。一般來說,換完尿布、吃完奶以後拍一拍、抱一抱,使孩子很快安靜下來,就不會打嗝了。

有的新生寶寶睡著時還會閃現一絲微笑,這說明寶寶心情不錯,身體也感覺舒適。爸爸媽媽看著睡夢中露出笑容的寶寶,一定很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