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新生寶寶的早期教育(2 / 2)

嘴唇和手是寶寶觸覺最靈敏的部位,寶寶會經常吸吮手指來獲得滿足。

184.新生寶寶知覺訓練

知覺是人對事物整體的認識。剛出生後兩天的寶寶就可以分辨人臉和其他形狀,寶寶看人臉的時間比看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時間長。

寶寶凝視人臉圖片的時間幾乎兩倍於任何其他圖片,寶寶似乎天生就對人臉感興趣。其實,寶寶並非對人臉感興趣,而是對人臉的輪廓和曲度感興趣。

既然新生寶寶對人物圖片及人臉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喜愛,可多給寶寶觀看人物圖片,或多和寶寶麵對麵近距離交流,促使寶寶認識自身以外的人。

185.多和新生寶寶說話

父母從孩子一生下來就應注意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要有意地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給寶寶語言刺激。在寶寶睡醒、吃奶、玩耍、做遊戲、被愛撫時都要對寶寶說話。

比如在孩子吃奶時可以說“寶寶吃奶了”,玩耍時說“我們開始做遊戲了”,聽音樂時告訴孩子聽的是什麼曲子等。

孩子在2~3周時就會發出“哦哦”的聲音來應答大人的聲音。父母講得越多,孩子應答得越勤。另外,可以多給孩子講故事、說兒歌,來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186.給新生寶寶豐富的刺激

在孩子出生以後就要多給孩子社會的刺激。寶寶不僅僅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長大,還要不斷地認識豐富多彩的周圍世界,經常與他人接觸,包括家裏的親人、親戚、外來的朋友以及其他的孩子。

在孩子出生的初期。要讓孩子不斷接受多種多樣的刺激,如抓握、品嚐、多看、多聽、多和人交流等,給予孩子豐富多彩的感官刺激,盡早強化這種感覺和聯係,對孩子未來的智力發育和社會能力的培養都是大有好處的。

187.和寶寶進行情感交流

孩子的各種體驗,如對人生是抱著信賴和幸福感,還是不信任感或絕望感等,取決於嬰兒與父母的關係融洽與否。

初為父母,是在與孩子建立了親密的交流關係之後,逐漸獲得了自信和為人父母的感覺。孩子也會因為有了與父母的親密接觸從而獲得安全、幸福和信賴的感覺,這些基本的滿足感是孩子日後成長、發展人際關係的基礎。

父母可以通過目光的交流、愛撫、擁抱、輕柔的呼喚、身心的交流傳遞親子之情,發展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感受能力,促進孩子健康而愉快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