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討大學物理考試改革的內容與途徑(1 / 2)

探討大學物理考試改革的內容與途徑

考試研究

作者:馬冠雄

摘 要: 目前,大學物理考試方式過於單一,期末成績由平時成績與筆試成績構成,忽視對學生創造性、積極性的培養,而且考試內容僅僅局限於教材內容,不能將理論與現實緊密聯係,無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物理意識。這種僵硬的考試模式是當今眾多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探討大學物理考試改革的內容與途徑。

關鍵詞: 大學物理 考試改革 內容 途徑

通過開展大學物理這門課程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麵,實行深入探究型教學方式,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科學素養已經成為工科院校的重要責任。如何檢驗學生對大學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考試是最普遍的檢查方式之一,考試內容反映了傳統教學重點,學生的正確率驗證了其理解程度,由此可見,考試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何種考核方式才能考出學生的“真才實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大學物理科學的特性等,儼然成為工科大學教育麵臨的難題之一。目前,各工科院校傾向於“典型知識考查”,即通過一張試卷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考試方式無法適應新時期對教育發展提出的要求,也不能滿足素質教育時期學生的期望,因此,推動大學物理考試內容與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對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探討。

1.大學物理考試內容改革

(1)優化考試成績比例。大學物理考試改革是為了讓學生與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與考核,考試內容不僅要包括考查學生對大學物理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要重視學生在課堂、實驗室中的表現,以及參加院級、校級及省級相關物理大賽的獲獎情況等。考試成績應涉及多方麵內容,以此提高學生參與社團、開展實驗及參加各個比賽的興趣。另外,合理劃分期末考試成績的構成,以山東理工大學為例,其將期末成績劃分為三個部分,即平時成績、期中成績與期末成績,所占比例為1:3:6,這種方法在多數工科院校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讓學生重視大學物理整個過程的學習,無法“臨前抱佛腳”而通過期末考試。但這種方式的弊端也較明顯,平時成績主要包括學生的出勤率、上課的表現,多數學生在了解教師的教學方式之後,經常發生讓同學代替出勤、代回答問題的現象,這使得平時成績失去原有的價值。因此,大學教師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與生活狀況,並結合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新教課方式,依據學生的興趣合理布置課堂教學內容,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上課為主動參與。

(2)合理設置“試卷”內容。學生容易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隻要掌握好教材知識點與課後習題,便可順利通過考試。教師在出題過程中,也按照這一規律出題,導致學生對期末考試失去興趣,存有“應付”心理,這要求教師堅持與時俱進,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及學生的掌握情況,合理設定考試題目,以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正因材施教。例如,教師可依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考試類型劃分,綜合學生的平時表現,將其分為實驗考試與筆試,借助這種方式創新考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大學物理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