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媽們談之色變的電磁輻射
2014孕媽利器之防輻射服
輻射,一個令人談之色變的詞彙。它無法用肉眼捕捉到,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核輻射和電磁輻射影響人的生殖係統,主要表現為:使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另外,輻射也可導致兒童智力殘缺。因此,孕婦確實更需要防輻射。
日本地震後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引發了人們對核輻射的擔憂,人們紛紛關注如何才能遠離核輻射的傷害。
其實日常生活中的核輻射是無處不在的。從穿越星係而來的宇宙射線、核電站的核燃料到家裏的大理石地板磚,從醫院的X光機到陽光裏的紫外線,從手機、微波爐、高壓線到電視台、廣播台的信號塔,到處都是可能成為人們畏懼輻射的對象。
核輻射VS電磁輻射
總體來說,人們常接觸到的輻射可以分為兩大類:核輻射和電磁輻射。
生活中,人們遇到核輻射的幾率很小。隻有在裝修用含放射性物質的大理石、做X光醫療檢查時,人們才會接觸到核輻射。不過,這些健康危害的發生都有一個前提:過量。
比起核輻射,人們更應該警惕生活中隨時都能遇到的電磁輻射。
隨著電腦、手機、電視等各種電器越來越多,由此也產生了一個令很多人擔心的新問題,那就是電磁輻射。
電磁專家表示,在自然界中,輻射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高能量的電離輻射,比如醫院的X光或者是核輻射。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較大,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接觸。電離輻射的特點是可以使人體中的分子原子被電離成離子,離子本身的不穩定性易造成人體傷害。所以,專家不建議患者短時間內多次進行X光或CT檢查。
在生活中常見的電器例如電腦、手機、電磁爐、微波爐等產生的電磁輻射,都屬於非電離輻射。對於這種電磁輻射,環保局在1988年就製定了相關的標準。相比較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並沒有在業界形成共識,還有爭議。因為非電離輻射沒有電離輻射強度大,隻能使人體的分子原子產生震動,震動就會產生熱,比如微波爐就是這個原理。
在此列舉了幾項大家認為可能有害的輻射,但實際上它們的危害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1.X光檢查。如果孕婦接受醫學X光檢查,隻要不是正對腹部,就不會對嬰兒形成危害。因為X光檢查隻瞄準需要檢查部位,人體其他部位吸收的劑量非常少。
醫院一般會提供鉛質防護圍裙,不過如果X光檢查隻是針對身體其他部位,沒有護裙也無妨,因為腹中嬰兒所接受的劑量極少,不用擔心。
2.機場檢查。飛機場安全檢查的X光機是針對旅客攜帶物品的,而且都是嚴格密封的,即使是在檢查行李的機器附近排隊、行走,都不會受到過量輻射。安檢門的電磁波很弱,並無危險。
3.微波爐。家用微波爐使用的電磁波比X光的頻率低,而且現在的微波爐都有濾波裝置,所泄漏的微波量很少,泄漏水平近於零。
4.手機。孕婦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要整天使用。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手機信號會危及胎兒。
5.電腦。現在很少有發射中強度輻射線和電磁波的電腦,孕婦使用電腦時都是安全的,不過最好不要把筆記本電腦放在腹部,以防電腦發出的高熱對胎兒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