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鍾拿著來人的名片,看著上麵的字:非著名導演趙剛;
宣鍾問:“您是導演?”
;
“確切地說,我應該是一個電影人,因為我不光要做導演,我還要做編劇,做演員。”趙剛說。
;
“了不起,在我印象中,電影界好像隻有徐靜蕾才是那種自編自導自演的全才,沒想到您也是。”
;
“我和她還不完全相同,我不光是自編自導自演,還要自看。”
“您是說您拍完了,隻能自己獨自在家偷著看?”
“我拍的東西都太藝術,能欣賞的人寥寥,欣賞又能讚賞的人更加寥寥。而且,我請不來大腕,沒大牌明星,片子就招不來人氣,你不知道,這些明星,要價太高,架子還特大,動不動就撂挑子,媽的!等我有了錢,我就不信兩千萬片酬請不來,一請我就請兩,請來了就隻讓他們演死屍:一個演正麵,一個演背麵。”
宣鍾問:“你都拍過什麼片子?”
“我拍過《趟過女人河的男人》《第二次趟過女人河》《趟不過河的男人》。”
“你是不是從小就有趟河情結?”
“我也有點煩這個題材了,我現在正在籌拍的這部片子,名字就叫《再也不想趟女人河》,”趙剛喝口水,接著說:“今天拜訪您,就是為了這部戲,我們劇本也寫好了,演員也找好了,一切都具備了,可就是沒錢開拍,想讓您幫我們籌措點資金。”
宣鍾說:“我碰到很多人都像你一樣,想幹點事,可手裏沒錢,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一沒錢,就想到要借錢,要貸款,找風險投資,可你想想,從別人口袋裏拿錢,哪那麼容易啊!”
“那怎麼辦呢?”
“其實,拍電影和其他生意一樣,都是經營二字。要想學會經營,就要學會一個‘借’字,借就是借力、借勢,用自己已有的資源換取自己想要的資源。我們不要一沒錢,就想到向外去找錢,我們應該眼睛向內,好好看看我們自己,好好挖掘一下,看看我們能有什麼東西可以利用的,想想怎樣運籌帷幄,把本來需要花錢才能辦的事,變成不用花錢甚至是能賺錢的事。”宣鍾說。
“我給你講個故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小時候,父親讓他打掃花園,他不想打掃,可又沒錢雇人打掃,後來,他靈機一動,對小夥伴們說誰能給他五個硬幣,就可以獲得他們家花園的打掃權,他把打掃花園這個令人厭煩的勞務變成了一項有趣的活動,結果小朋友們爭著給他硬幣,然後替他去打掃花園。”
“我再給你講個案例,二十三屆奧運會舉辦的時候,舉辦人尤伯羅斯麵臨著資金緊張的窘境,他開動腦筋,充分利用奧運會這個資源,把很多原本要花錢的事變成不花錢甚至是賺錢的事。例如,奧運會要用大量的人力,如果全部都去雇用,那將耗費大量的經費,於是尤伯羅斯招募了很多誌願者,不僅不用給這些人一分錢,還滿足了他們參與奧運會的願望;在奧運會火炬接力的活動上,尤伯羅斯又搞了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創舉,他把接力的路程分成一段一段,500米一段,無論是誰,隻要出3000美元,就可以跑一段,光這一項,他就增加了幾千萬美元收入。所以,缺錢沒什麼,但一定不要缺創意。我們要學會充分了解和利用社會及市場的各種需求和資源,加以整合,從而達到我們沒錢也能辦大事的目的。”
趙剛聽得聚精會神,問:“你說的挺不錯,可具體到我的電影上,應該怎麼操作呢?”
“對你來說,你沒有別的資源,隻有拍電影這個項目,你可以把這個項目作為資源,然後拿這個資源去換取拍電影所需要的各種人、財、物。比如:既然是趟河嘛,河邊應該有度假村,你就可以找個度假村談談,讓他們免費提供食宿,作為交換,你可以在電影裏出現幾次度假村的場景,這樣一來,你就解決了劇組這一行人馬的吃住問題。度假村也樂意,電影一放,馬上它就會火起來,這就是雙贏。以此類推,你可以在劇中巧妙地不露痕跡地糅進各種軟廣告,現在的廠家都希望做一些不像廣告的廣告。你的電影真要是拍了,我可以給你介紹一家,有個腐乳廠就想做個這樣的廣告,他們最近出了一種適合小資吃的臭豆腐,這種臭豆腐隱隱約約有一種臭味,但你使勁一聞,又沒有了,時斷時續,若有若無,嫋嫋的,好像遠處的歌聲似的……”
“那他能給多少錢呢?”趙剛問。
“隻要你能讓那非得趟女人河的男人每天早餐時吃上兩塊,或者在他趟不過去河,痛不欲生時,吃了幾塊,頓時覺得心靈上的痛苦減輕了許多,又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廠家怎麼著也得給你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