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父母要做童年的捍衛者(1 / 3)

父母要做童年的捍衛者,童年還需要捍衛嗎?這話說得是不是很嚴重啊!其實一點都不嚴重,童年是美好的,但童年也是脆弱的,童年有很多很多我們沒法理解的表現。

講到這個話題,我就想起寧夏的一個女孩子。2005年夏天,寧夏銀川一所小學在舉行畢業典禮的那一天,一個13歲的小姑娘叫秀秀,她沒有去,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成績不好,所以她選擇在這一天自殺。她留了封遺書給她的父母,說:“我是個差等生,我死了可以給你們省10萬塊錢。”父母看到孩子的遺書,麵對孩子的遺體,悲痛欲絕。

對父母說,他們從來沒對孩子說過:你考試不好,上不了重點學校,我們得給你花10萬塊錢。他們從來沒說過,但是這個孩子聽父母跟別人議論過,如果她考試成績不好要擇校的話,中學六年大約要花10萬塊錢。這個孩子覺著自己沒考好,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好孩子,對不起父母,所以她就選擇了自殺。新華社發了這個報道,還介紹了她的遺書。

我們想讓孩子上一所好的學校,這是很多父母共同的願望,但是我們也知道,萬一考不上重點學校,也不是末日來臨。我的女兒就從來沒上過什麼重點中學,後來一樣發展得很好。但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她就覺得老聽大人說:哎呀,上不了重點中學將來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將來就沒有好工作。好像邏輯就是這樣,既然那麼糟糕,她就選擇死亡。

當然,像秀秀這樣的孩子,這樣選擇的孩子是少數,但是現在的孩子普遍感到壓力大,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836%的中學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90%以上的小學生的父母要求孩子考試成績在90分以上。大家想想看,我們有的要求是孩子沒有辦法達到的。836%的父母要求孩子考前15名,數學最差的人也算得出來,隻有15%的人能做到這個目標。所以大多數的孩子會感到自己是一種失敗者,他感到自己不行。你說我們這是什麼教育啊!

我提出一個概念,我說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孩子出現的一種問題,叫作童年恐慌。所謂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為麵臨巨大的壓力,他不能夠理解,不能夠承受,而產生的一種較長時間的較強烈的焦慮心態。現在甚至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幼兒園都出現了小學化的傾向。

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孫老師啊,我女兒上幼兒園,幼兒園都有四門功課啊,回家要寫四門作業。”教育部規定小學一二年級都沒有作業,可是幼兒園就有四門作業啊!天津一個小朋友老擔心考試不好,緊張得掉頭發,這就是典型的童年恐慌。

現在我們有一個口號叫作“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是這句話今天可能已經變成摧殘孩子童年的宣言了,是製造童年恐慌的宣言。像有的城市,為了孩子小學畢業後上重點中學、名牌中學,都提什麼條件啊?交錢那是當然的了,錢都不是問題了,而是要求孩子要有公共外語考試,一級85分以上,有的甚至要二級。不懂行情的人、不懂內幕的人不明白公共外語考試是什麼,一級是初中畢業的英語水平,二級是高中畢業的英語水平,三級是大專畢業的水平,四級是本科畢業的水平。小學生為了上個初中就開始要學習這個,我很多朋友的孩子無奈地都去學了。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你讓孩子從小就去學他不能適應的、不能接受的東西,這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在全國的調查中發現,從1999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半數以上的中小學生學習超時、睡眠不足,這是違反科學規律的。孩子如果小的時候沒有充足的睡眠、沒有玩耍的時間、沒有自由發展自己興趣的權利,那這個孩子的童年就是不幸的,他一生的發展都會受到製約。所以我提出一個觀點:童年的價值不僅僅是為了長大,兒童的名字不僅僅是明天,他首先是今天,沒有今天就沒有明天,一切都是從童年開始的,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開端,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源頭。我們父母怎麼能不去做一個童年的捍衛者呢!

兒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就是八個字“發現兒童,解放兒童”。我們看待兒童的時候,首先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人,就像有的學者提出來的:兒童是什麼?兒童是人,是走向成熟的人,是終究要獨立的人。

聯合國有一個兒童權利公約,中國政府在十幾年前就簽署了。兒童有四個基本權利,即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我們對待兒童首先要尊重他們、愛護他們,要讓童年變成一個真正快樂的童年。

童年有很多很多的表現,那麼怎麼去捍衛童年呢?我覺得首先童年應該有充足睡眠的權利,而且有玩的權利。幼兒園主要是以遊戲為主,小學生負擔也要輕,不能很重,一定要有玩的時間。我覺得喜歡玩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如果孩子不喜歡玩了,那他一定是有毛病了。小孩一說到玩就很興奮,這是有道理的。小孩的玩不是那麼簡單,他們玩什麼呢?就是玩泥巴、養小動物、種花、種草,或者跟小朋友在一塊兒玩,他的很多智慧,他的很多心理變化和成長都是在玩當中完成的,所以說他非常需要做到這一點。

我們麵對孩子童年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小孩不懂事。比方說,大家經常會感到小孩子有時候老犯錯誤,甚至有的小朋友經常胡說八道。小孩上幼兒園、上小學,最容易胡說八道,有的小孩人越多越愛說話,什麼都說,也沒什麼顧忌。所以有的孩子一張嘴,他父母就說:“閉嘴,你一張嘴我就知道你要說什麼,不許胡說。”

有一次開全國少代會,一位領導帶著孩子來了。他那兒子特愛說話,口才特別好,給我們講故事,講了一段又一段。我們一聽,真好聽,這小孩說話怎麼這麼巧啊!他說完了我們還想聽。這個小孩挺愛說,說得還挺來勁,結果就說起他爸爸媽媽生活中的許多事。我的天哪,說得栩栩如生,他爸爸眼睛都直了,我看都想要揍這個兒子了。他爸爸是個幹部,也很有修養,他也不可能打他兒子。這下把他爸爸搞得非常狼狽,臉上紅一陣青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