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人叢中忽有一人冷笑道:“別賊喊捉賊了,你不是去做蒙古駙馬爺了麼?依我看,你是靼子派過來的,利用魔教來對付中原武林的……”

龍駿心下恚怒,不等他說完,突然大喝道:“滾出來!”他張口之間,蘊含極強的內勁,疾吐疾收,那人話音未落,被一股勁風拉動,應聲飛躍而出,摔在中央空地上,吐了一口血,昏倒過去。

群雄也被他一聲斷喝,震得心跳加劇,紛紛瞧向地上那人年約三十多歲,臉色慘白,僵身不動,一時都不認得他是何門何派的弟子。

龍駿環顧四周,問道:“他是你們哪個幫派的弟子?”

群雄懾於他的威勢,怕他尋仇報複,被他目光一觸,不禁渾身一顫,明知決不是自己門派,但也看下同門的人,然後才均自搖頭,示意決非自己門中弟子。

韋蝠王一個閃身,欺近那人身旁,伸手在他身上衣兜懷內摸了摸又何信物,竟摸出了一個鍍金邊的令牌來,一麵刻著蒙古文字,另一麵則印著漢文,韋蝠王看了兩眼,忽道:“是蒙古軍令。”說著疾步回來,拱手遞給教主過目。

龍駿接過蒙古令牌,料知此人是蒙古軍派來重陽大會的臥底,背後的主使到底是誰呢?腦海浮現出淩思月的麵容,平白又添了幾分憂慮,定了定神,凜然道:“明教雖然旁門左道,但在大義麵前,也知保家衛國,血灑沙場,至於與武林的仇怨,那也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試問江湖中人,哪一個沒殺過人,武功高的多殺幾人,本領低微者被人所殺,正邪有異,互有爭鬥亦屬正常,可怨怨相報何時了結,不若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群雄聽他這幾句話甚有道理,但適才親朋好友,死在魔教手中也有不少,豈能輕易罷鬥,但自知決不是他對手,一時無人應答,也無人敢出言反對,相顧默然。

龍駿接著道:“大宋兵微將寡,危危可汲,郭大俠率領武林義士、江湖同道力保襄陽不失,匡扶宋室漢人江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所為,咱們為了曆代往昔的恩怨,在此兵戎相見,自相殘殺,中了韃子的圈套都還不知,各位不覺汗顏麼?轉眼間亡國在即,又何來家恨?”

少林僧人、中原大多門派中人,皆紛紛點頭,感觸頗深,有人更道:“丐幫前任幫主郭夫人在此,請她主持公道,大家以為如何?”“不錯,郭大俠夫婦最能代表武林俠士的意思。”“咱們有請黃幫主!”

忽然山下裏馬蹄聲大作,傳來群雄奔馳的聲音,越來越響,勢若雷鳴,眾人不由遠遠望去,隻見少室山下沙塵驟起,旌旗展動,衝出一彪人馬,兵強馬壯,長刀弓弩,少說也有五千蒙古精兵,停留山下豁口,從騎兵中馳出數十乘馬疾風般卷上山來。

數十乘客風雷電掣般奔上山腰,氣勢激壯,蹄聲震天,群雄凝神屏息,遠遠相望,靜觀其變,待數十騎馳到了近處,拉馬向兩旁一分,最後一騎從中馳了出來。

眾人順勢瞧去,這一騎上所乘的儼然是一位少女,婀娜苗條,肌膚勝雪,容色絕麗,明豔無倫,群雄隻瞧上了一眼,登時心生綺念,隨即又自慚形穢起來,不敢逼視。

龍駿望了一眼,心中一動,暗忖:“是她?”頓時平增一樁心事,原來此女不是別人,正是蒙古公主,淩思月。

她在少室山一帶早有部署,先前聽聞天竺僧人與少林爭取佛門舍利,便派金輪法王帶同番僧入寺搗亂場麵,由慕容雪暗中援手,殊不知慕容雪潛伏大雄寶殿外,偷聽到聖舍利的秘密後,竟一個人奔到後峰盜取舍利,結果獨闖七星陣,又與龍駿碰個正著,倒出乎二人意料之外。

淩思月隨後見龍駿去後,明教中人與少林高手及群雄對峙山門外,誰也不首先發難出手,便請出靈鷲宮上山從中作梗,童姥暗使神功,打傷了明教與群雄,使眾人混戰在了一起,蒙古軍則坐收漁翁之力。

無奈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龍駿終究成了她的客星,一聲長嘯,及時製止了三方的惡戰,淩思月卻並不惱怒,反而心花怒放,更為他的英雄氣概所傾倒,故此現身騎馬奔上山來。

淩思月翻身下馬,麵對數千道目光,一點也沒有因為成眾眼之的而有絲毫不安,幾乎好似恍若無人,眼波流動,雙眸隻深深望著龍駿,含情脈脈中,掩飾不住喜悅之色,朝陽一映,更增麗色。

眾人見她半晌無語,隻怔怔癡望,均感奇怪,順著她的眸光瞧去,一時目光彙聚在龍駿身上,麵麵相覷,大惑不解。

石素清瞧著大不是滋味,幹咳兩下,伸手扯了扯龍駿的衣袖,嗔道:“當心眼睛掉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