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少女網絡自救:有您有愛有希望
作者:阿蒙
2010年4月,16歲的花季女孩方肇新患上了最凶險的白血病(M5),醫生說她活不過三個月,可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並且幸運地在中華骨髓庫找到了配型骨髓。然而骨髓移植手術的巨額費用,又讓她陷入絕境。但她滿懷戰勝病魔的鬥誌,這個弱小的生命在奮力呐喊!她開通了微博“方肇新fighting(中文意思是戰鬥)”和博客“有您,有愛,有希望”,記錄自己不屈抗爭的印跡。盡管遇到冷漠、誤解和非議,但她用堅強的行動和燦爛的微笑引爆了一場場網絡愛心狂潮。2011年4月下旬,17歲的她成功地為自己募集到了50多萬元醫療費,使骨髓移植手術在5月中旬順利進行。現在她恢複得不錯,她興奮地在微博上寫道:我掉進了地獄,但同時步入了天堂……
猙獰的病魔無奈的絕境,微博博客成為主戰場
時年14歲的方肇新原是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中心學校初三學生。她的父親方賢傑是一名中學數學老師,母親汪本瓊在學校附近經營一個早點攤。方肇新性格開朗活潑,學習成績一直拔尖。2008年9月,準備中考的方肇新突感渾身無力,整天昏昏欲睡,連握筆的力氣也沒有。10月13日,她被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確診白血病。方賢傑夫婦如遭晴天霹靂!
艱難的化療開始了。方肇新後來在博客裏回憶起來也覺得不堪回首。“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難受。全身不舒服,胸悶,胃裏翻江倒海。我一動不動地趴在床上,用枕頭壓在肚子下,生怕一翻身就會把肚子裏剛吃的東西都吐完。” “兩隻眼睛腫得通紅通大,像乒乓球一樣,封住了我的眼珠,讓我幾乎看不到東西,而且時時刻刻跳動著疼。我有好長時間看不見了,日日夜夜我幾乎無法安眠。”“躺在病床上,身體全麵崩潰,我憤恨,我不平!淚水淹沒了我,歎息窒息了我,我唯一想做的就是拔下針管,跳下樓去!”
然而,方肇新“終究還是醒悟過來。父母眼睛的紅腫、徹夜的悲痛、對我無微不至的嗬護,讓我的堅冰在融化,同學遠方的牽掛、老師的鼓舞、同窗病友的微笑,讓我的暖流在湧動。生活對我如此厚重,它把我從痛苦中打撈出來。”
“發病時,我十五歲。十五歲,一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年齡,一個學會成長的年齡。有時候我感謝老天,將災難降臨到這樣一個十五歲的年華,讓我懂得承受,懂得麵對。仿佛一夜之間,浴火重生。我告訴自己,即使是這樣,我還是要做一個NO.1的方肇新!”
“第一階段的化療結束,病情得到初步控製,我回家休養。我不讓自己閑著,每天忙著複習功課,看電視,打乒乓球,彈吉他,繡十字繡,練毛筆字。除此以外,大量的課外讀物成了我重要的精神食糧, J.K.羅琳的《哈利·波特》成了我床前櫃頭的必備品。我經常幻想自己就是哈利·波特那樣的天才巫師,擁有無限魔法,一次次地戰勝代表邪惡的‘伏地魔’。病魔不就是自己的‘伏地魔’嗎?我一定要戰勝它!”
“經過休養,血常規恢複正常。2009年9月,我回到了學校。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又考了個好成績。”
2010年春節裏的一天,方肇新再次發病。4月16日,病情轉化為最凶險的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M5),醫生說她活不過三個月。方賢傑夫婦又開始籌措資金,化療再次成為方肇新生活的重要部分。
“無休止地發燒,最高燒到了40度左右,一用降燒藥我就全身流汗,一晚上就要換上四五件病員服……一個星期左右,體溫控製下來了,可是我卻吃不下去東西,連續6天沒有吃飯喝水。一天媽媽聽說隔壁房間有人用芒硝敷肚子,於是叫醫院開了一袋,敷上去果然起效,我的肚子好了。真是老天有眼,否則我再不吃不喝,連醫院也救不了我了……”
可是,高昂的醫療費用,很快拖垮了這個本不富有的家庭。方肇新父母想方設法籌集的10多萬元資金很快花光,他們向各類救助機構求助也無音訊。他們感覺死神正在一點點地將女兒從她懷中奪走……
對於這一切,方肇新卻平靜坦然地接受了,她反倒常常安慰父母,她的堅強樂觀換來了病情穩定。治病之餘,她也上上網。發現很多人寫博客,方肇新想:我何不通過網絡記錄自己的治病心跡,和廣大病友和網友交流心得,共同捍衛美好的生命?2010年7月9日,她開通了自己的微博——“方肇新fighting(中文意思是戰鬥)”和博客——“有您,有愛,有希望”。
弱小的生命在呐喊:“有您,有愛,有希望”
方肇新開始在博客和微博中訴說自己的故事。一開始,博客和微博裏總是靜悄悄的,網絡浩渺無邊,有誰能發現這個角落裏有個弱小的生命在呐喊?等待,長長的等待,無盡的煎熬。她從訪問記錄上看得出,慢慢地,有人來訪了,有人留言了,不過大家大多默默地來,安靜地走。可這還是讓方肇新激動不已,至少有人關注自己了,心裏希望的種子開始發芽。
“我是多麼地想活下去,多麼向往以前的校園生活!而現在,我生命的長度隻能靠化療來維持。我也知道白血病並不都是不治之症,可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移植費用高達五十萬元!我的爸爸媽媽以住房作抵押,也隻籌到不足五萬塊,我們已經走投無路了。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博客的人可以給我想想辦法,哪怕提供一點援助的線索,我們全家也會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