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哭著來笑著走:媽媽臨終的“快樂日記”(1 / 3)

哭著來笑著走:媽媽臨終的“快樂日記”

作者:王恒績

2009年4月,武漢市楊園學校英語教師張明,在做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時,卻意外“查獲”了一個隱蔽的惡性小腸間質瘤!12年前,張明與在武漢工作的青島漢子張正剛相識相戀,並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可幸福剛上快車道時卻遭當頭棒喝,她最放不下心的是女兒。因為不想讓女兒看到自己的悲傷和懦弱,她在與死神賽跑時寫下了20萬字的“快樂日記”指導女兒健康成長,並捐出眼角膜留下那美麗明亮的眼睛注視著女兒前行的路……

2011年5月8日,母親節,36歲的張明安詳地走了,她的嘴角邊掛著最美的微笑。

“女孩需要文靜甜美而不失活潑,知書識禮而不失閨秀。說得不謙虛點,你就近學一學媽媽嘛”

2009年8月2日上午8點30分,武漢普仁醫院的手術室裏,武昌楊園學校的初中英語女教師張明正在做子宮肌瘤手術,手術進行一半時,醫生又匆匆跑出來,讓張明的丈夫張正剛再一次簽字,說又發現了一個隱藏得很深的小腸間質瘤,擬將這個瘤子與子宮肌瘤一起切了,免得開兩次刀。張正剛忐忑地簽了字。

張明是局部麻醉,人是清醒的,知道又發現一個瘤子時,她風趣地對醫生說:“這也是‘買一贈一’吧?”醫生被她逗樂了,說病人要都像你這樣就好了。手術結束後,醫生將張正剛請到辦公室,鄭重地告訴他,張明的小腸間質瘤就是癌症,病人手術後存活期多則兩年,少則數月。張正剛渾身一抖,一種劇痛砸進心房,妻子才34歲啊!

做了手術的張明,依舊像站在講台上那般笑容可掬,全然不知自己患了絕症,她躺在病床上打電話給女兒,說要看她。不一會兒,9歲的張雅惠汗涔涔地跑來了,即將讀四年級的女兒在床邊蹦蹦跳跳,當看到床尾的欄杆上吊著一張小卡片時,她湊過去念上麵的字:張明,女,34歲,小腸間質瘤……

張明的耳朵一下就豎起來,說再念一遍,什麼瘤?小姑娘還要再念時,張正剛將女兒推到一邊:“快回去吧,媽媽要休息了。”張明盯著丈夫的眼睛,並從他的臉上捕捉到了一抹驚慌:“你把那個卡片取過來我看看。”張正剛隻好將病人卡片取下來給她,但嘴裏說:“小腸間質瘤,就是子宮肌瘤的學名,是同一種病。”張明聽了,將信將疑。

12天後,張明出了院,回到了武昌青山建設一路八樓的家。趁丈夫出門買菜的當口,她上網百度了“小腸間質瘤”,越看身體越哆嗦。小腸間質瘤怎麼可能與子宮肌瘤是同一種病呢?這是癌嘛,而且是罕見致命的癌症,這種病一般是50歲以上的患者比較多,30出頭的患者是很罕見的。張明忍不住抱緊了自己的身體,似乎不抱就會散落成一地的零件……

丈夫買菜回來,看到張明麵如死灰地坐在電腦前發抖,他甩下菜籃就衝了過來。張明死死地勾著他的脖頸,放聲大哭:“老公,女兒才9歲,我這個當媽的怎麼舍得死啊!怎麼著也要等我將她交到一個可以托付的小夥子手上吧,那還得等15年,我等不了啦……”其實,這病瞞她也隻是暫時的,因為等她傷口愈合後,還要去省腫瘤醫院做化療呢。

接連一個星期,張明整個人都像掏空一樣,整天無精打采的,甚至不願吃飯和睡覺。直到有天,女兒放學回來,不解地說道:“媽媽,你怎麼啦,目光呆滯……”女兒前幾天剛學會“呆滯”這個詞就用在自己身上,張明的心頃刻被刺痛,她不能讓女兒看到自己的悲傷和懦弱啊!

兩年,最多兩年,彈指一揮間,一個僅有34歲的女人該有多少事要做,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僅9歲的女兒了,張明望著不諳世事的孩子,久久地……

漸漸平靜下來後,張明指揮老公:“請幫我買幾大本軟皮抄回來,我要給女兒寫指導日記,一直寫到她披上婚紗。我是娘,要麵麵俱到地告訴她……”張正剛被妻子的一套規劃整懵了,結結巴巴地說:“你就用電腦寫吧,方便。”張明直擺手:“不行,電腦裏麵的字沒有思想,看不出我的心路曆程,我要手寫,讓女兒懂我,看看她的娘是如何教她做人和生活的。”

張正剛的眼眶濕潤了,小心翼翼地給她提了點建議:“老婆,你別寫得慘淒淒的,讓孩子瘮得慌……”張明覺得丈夫說得對,日記畢竟是寫給女兒成長路上看的,她將日記的基調定位在快樂上,讓女兒每次翻看時,有閱讀欲,沒有恐懼感。

張明提筆在軟皮抄上寫了第一篇日記:2009年8月31日,晴,酷熱。雅惠,我的寶貝閨女,明天你就是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了,興許是你《西遊記》百看不厭的緣故,你像極了孫猴子,手裏就差一根金箍棒了,女孩需要文靜甜美而不失活潑,知書識禮而不失閨秀。說得不謙虛點,你就近學一學媽媽嘛……

張正剛讀著讀著,笑了,笑中帶淚……

“孩子,18歲意味著你已長大,媽媽知道你已成為一個愛美的姑娘,記住不要化濃妝,咱們不演小品,淡妝最美”

1997年6月,張明從華中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後,正式進入武昌楊園學校當了英語老師,她偏偏愛上了在武漢打零工的青島漢子張正剛。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這個男人有一種揚眉劍出鞘的男子氣概。張明的父母都是武鋼職工,說張正剛是個外地人,連個工作都沒有,帥能當飯吃?你一個大城市端鐵飯碗的女孩,怎麼能下嫁他呢?張明倔強地說:“我馬上辭掉工作去當打工妹,與他不就門當戶對了嗎?”母親越勸,女兒越堅定,母親隻得妥協。1997年12月,張明如願“下嫁”給張正剛,新房是租的,一室一廳,除了彩電,再沒別的電器。小兩口你煮飯來我炒菜,似乎蘿卜白菜也能品出滿漢全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