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華人雇傭兵隱藏在樓頂,看著遠處小心翼翼前進的敵人,手裏的槍口對準過去。
就在其中一人準備開槍時,同伴給了他一腳,兩人分別滾向了一邊,與此同時一發子彈擊中了他們起初位置。
敵人除了進攻的突擊手外,還安排有狙擊手支援。
就在兩人驚魂未定時,一聲狙擊步槍清脆響聲傳來,然後耳麥傳來戲膩的聲音:“你們欠我一個人情。”
“該死的!為什麼不早幹掉他!”一名華人雇傭兵罵道。
“這人隱藏的太好,我們都沒有看見,再說小小的狙擊手能夠殺死你野貓嗎?”耳麥傳來略微帶有恭維的聲音。
被稱為野貓的雇傭兵,就是那名踢開同伴的華人,其反應速度和戰場警覺度,確實是高人一籌。
防禦力量占據著地形優勢,進攻的敵人在付出近半傷亡後,主動撤離出戰場。
“除了哨兵,其他人全都撤離到工事。”恩佐下達了命令。
敵人主動撤離,讓恩佐想的多了些,這些敵人是不是對手拿來當做炮灰的,故意來試探防禦火力用的?
果然,在下達撤離命令後不久,多達十門迫擊炮開始對這一區域炮擊,從爆炸聲音和規模看,這中間大部分是一百毫米以上的大口徑。
恩佐所在的觀察哨是特殊加固的,可以抵抗155榴彈直射,這些最大口徑120的迫擊炮,隻能在建築商留下一些坑。
敵人不是弱手,在使用了爆破彈後,燃燒彈把這一片區域點燃了,許多建築開始冒出火光與煙霧,建築群開始被煙霧彌漫起來。
雙方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指揮官也是鐵石心腸,裝備上差距不明顯,當進攻的敵人從四方衝出三百來人後,雙方的力量就開始朝敵人傾斜。
在中心地帶防禦的人隻有五十名,雖然地形的優勢彌補了部分人數劣勢,但是當人數拉大到六倍後,防禦就開始吃緊,逐漸有傷亡出現。
埋伏在五十公裏外的直升機支援隊,在戰鬥開始後就開始熱機,直升機的發動機需要預熱,如果發動機溫度不夠就強行起飛,掉下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就飛不起來。
十分鍾後直升機隊出發,但是在飛行了十幾公裏後,就發現了有直升機從東麵靠近,不用解釋都知道是敵人的預防力量,為的就是阻止救援隊靠近,看來敵人很了解礦區的事情。
敵人情報來源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兩架改裝直升機脫離編隊,朝著敵人飛去。
敵人的直升機有四架,肯定都是改裝的武裝直升機,所以擔任阻擊的兩架直升機亞曆山大。
駕駛這兩架貝爾205型的是兩名東歐飛行員,確切的是一名烏克蘭一名俄羅斯駕駛員,兩人都是從軍隊隊伍的老手,飛行時間都在三千小時以上。
這兩架飛機對於空戰是有準備的,飛機上除了準備有兩挺加特林機槍外,機艙還放置有幾枚防空導彈。
東歐人作戰是勇猛的,也可以解釋為魯莽的,兩架直升機在靠近敵人一萬米後,其中一駕繼續靠近,而另外一架則降低了速度,開始斜著飛行。
斜著飛行的直升機機艙內,一名士兵扛起了防空導彈發射器,坐到了機槍射擊位置,後麵的同伴躲到了一側,手裏也抱著一枚防空導彈發射器。
防空導彈分為有線視頻引導,和紅外製導等,他們使用的毒刺導彈,屬於紅外加光學的主動製導模式,簡單的說就是發射後,導彈會主動尋找熱源進行攻擊。
機艙內發生出去的導彈,離他最近的熱源在那裏?就是擔做發射平台的直升機發動機,導彈發射後折回來攻擊怎麼辦,這些都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
當斜著飛行的直升機和敵人直升機隻有五千米距離時,前麵的直升機飛快轉向朝後方撤離,同時斜飛機艙內的士兵,按下了導彈發射的扳機。
小巧的導彈飛離了機艙,轉瞬就飛離了幾十米,隻見導彈後冒出一道火焰,彈體加速朝著敵人飛機飛去,他們的冒險成功了,導彈沒有自殺攻擊。
在第一人發射後,第二名士兵快速靠近艙門,那名固定在射擊位置的士兵固定住他,短暫的瞄準後,又一枚導彈飛向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