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五十四章緬甸行(六)(1 / 3)

道達爾今年三十五歲,是前海豹突擊隊成員,作戰經驗豐富,在世界很多地區出過任務,東南亞作戰也不陌生,和孫利也有過接觸。

支援組有三人,除了道達爾這名組長外,兩外兩人是機槍手和信息支援操作手(無人機操控)。

機槍手賓利是一名白人壯漢,身高近兩米體重九十公斤,來自德克薩斯州,典型的西部牛仔性格,熱情豪爽勇敢忠誠,現在都知道孫利想用人首先就要忠誠,能力不是主要的。

賓利使用的是一支M249特種用途機槍,這種型號比標準型號輕上兩公斤多,采用可拆式兩腳支架,旋轉式可伸縮槍托,可安裝M4A1步槍附件,是特種作戰最喜歡支援武器。

信息支援操作手叫席勒,一名精幹的金發男子,年紀隻有二十六七歲。這家夥是一名電子產品發燒友,賺取的報酬大都用於購買最新電子產品,對於無人機操作頗有心得。

現在是零八年,無人機在絕大數人心目中,還是高科技產品,不像十年後無人機滿天飛,幾百華幣都可以購買一架的時代,能夠親手操作無人機的人很少。

席勒除了是信息支援操作手,同時也是一名火炮手,能夠利用電腦進行校正瞄準,一個人可以控製兩門迫擊炮射擊。除此之外,席勒的單兵作戰能力也在平均水準。

道達爾作為組長,除了指揮能力強,單兵作戰能力高以外,還能夠駕駛多種車輛戰車,螺旋槳飛機和部分噴氣式飛機也可以操作,典型的多麵手。

三人在部隊就是一個單位的戰友,退役後一起到安保公司工作,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配合默契,這次到緬甸支援孫利,他們還是非常期待的。

孫利一直以來對身邊人都很好,以前的保鏢和司機,都在取得信任後開始到公司其他部門發展,這些對於其他人是一種誘惑,在任務中的收獲,也能夠慷慨的與眾人分享。

三人直接飛到密支那,而武器是通過黑市運過來的,同時也把孫利和科爾的武器送過來了,沒有熟悉趁手的武器,在作戰時戰鬥力下降百分之三十。

道達爾對五人進行了編組,孫利擔當精確射擊手(狙擊手)。科爾和他是突擊手,賓利擔任火力支援,席勒負責信息收集和火炮,火炮使用可能性極低,戰鬥位置和孫利在一起(保鏢角色)。

林家對於孫利他們的實力重新進行了評估,特別是在道達爾三人過來後,彪悍的三人給他們很深印象,而且武器可以在他們到達後短時間運輸過來,這給林家感觸很大。

現代戰爭是打後勤,雇傭兵作戰和特種作戰尤為突出,孫利五人的裝備價值,完全可以媲美緬軍一個連隊裝備價值,甚至還要高得多。

武器運輸很麻煩,大部分情況是不可能通過正常渠道的,而道達爾人才到達緬甸不久,一架貨機就停到了密支那機場,所需要的武器就到了,也就是武器運輸和客機速度同步。

其實林家不知道,武器運輸先是走的美軍途徑,到達東南亞美軍基地後,武器交由緬甸最大走私集團負責。

緬甸走私集團是在軍政兩方背景深厚,隻要不影響緬甸政局,不把大威力武器運輸給反政府武裝,任何事情都可以交易,幾件雇傭兵武器完全無難度。

人員到齊後,五人在一個清晨,悄悄地跟著虎哥出發了。桑坤所在的區域,比孟合營地複雜的多,反政府勢力眾多,互相之間也有衝突,他們要小心再小心。

孫利的武器是一支M110狙擊步槍,這槍爭議很大,作為美軍第一款半自動狙擊步槍,在軍隊使用者中名聲不好,都反映可靠性差,長距離精度不足。

不過孫利手裏這支不用擔心這些缺點,槍管和槍機采用的是合金材料,使用壽命高重量輕。不僅如此瞄準鏡也采用了奧地利最好產品,瞄準精度完全有保證。

除了主要武器外,孫利還有一隻M9手槍,科爾和席勒負責攜帶火箭筒,賓利要背機槍彈,他們也隻配備手槍,道達爾有一支霰彈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