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考場中的心理策略(1 / 3)

1.第一場考試後的心理狀態

第一場考試後,學生心理都會因為第一場考試的情況而出現一些變化。這種心理變化對以後幾場考試都有相當的影響。根據我的調查研究,第一場考試後的心理狀態大致有以下幾種:

(1)鎮靜型

這種心理類型的考生,無論第一場考得好壞,情緒都是穩定的,並且能及時總結經驗迎接以後幾場考試。這種心理狀態使他們對以後考試充滿信心,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對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起著積極作用。

(2)驕傲型

這種心理類型的考生,第一場考得較好便驕傲自滿,認為以後幾場考試沒有問題。這種驕傲自滿情緒使考生對以後幾場考試掉以輕心,影響他們的注意力、記憶力與思維能力的充分發揮,在後幾場考試中遇到困難時便慌張起來。

某高三學生肖某某,在1997年高考時,語文考試不少題考試前都押到了,特別是作文試題考前也做過類似的練習,因此沾沾自喜,自認為自己押題能力強,並估計以後幾場考試自己也會押上不少題。結果在數學考試中,一看卷子絕大部分題都沒押上,於是心慌起來。心情高度緊張,遇到較困難的題不知所措,結果考試成績很差。

(3)灰心型

這種心理類型的考生,第一場考得不好便垂頭喪氣,就認為以後幾場也考不好,失去了信心甚至有個別者還放棄了以後幾場考試。

其實這類心理類型的考生,不少是對第一場語文考試成績的期望值過高。因此即使考出了他的實際水平,他也感到不滿意,因為與他的期望值有相當的距離。這種考生中有些錯誤判斷考得不好,實際得分並非如此。例如有的人作文題沒押上就誤認為這次作文考不好,因此而氣餒。

第一場考試後的心理對策很重要。為了第一場考試後能有良好的、積極的心理狀態去迎接以後幾場考試,並爭取取得滿意的考試成績,我與一些考生做過討論,認為以下幾點心理對策頗為重要。別認為很簡單,隻要做了,對以後幾場考試肯定有好處。如果做不到,因此而丟了3分、5分是完全可能的。

第一,不想第一場考試的結果。

有的考生說考完就考完,絕對不去想考得怎麼樣。一想就往往想出一些問題來,一想出問題就怕丟分,而且越想越敏感,這道題可能丟分那道題也可能丟分,作文題更沒有保障。這是不少考生第一場考試後總結出來的親身體會。

某高考考生王某某說,第一場語文考試後,我覺得考一門少一門,壓力就減輕了一些。我腦子裏就不想考試的成績情況,騎著自行車奔回家,衝了一個澡,打開錄音機聽一下自己喜歡聽的音樂。情緒比較穩定,以後幾場考得也不錯,事後才知道我的第一場語文真的考得不太好。這幾門考試就語文丟分多。我如果第一場考試下來去想考試的結果,肯定會想出很多問題來,一計算分很低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刺激。情緒肯定會有波動,肯定會影響以後幾場考試的成績。第一場考試後我沒有想考試結果,因此後幾場考試考得都不錯,總起來我的分數還不低,考上了大學本科。

第二,考後不對題的答案。

有些考生第一場考試出來後就去問別人這道題答案對不對,那道題答案如何。與同學一對題就會對出問題來,一對出問題對自己就是一個負性心理刺激,就會引起負性心理反應。這種負性心理反應對以後的幾場考試隻有壞處。

常常有這種情況,自己某道題實際是答對了,與第一個同學對答案不一樣心裏很著急,就急著找第二個同學對,一對又不一樣,心裏就慌了。心裏一慌就影響以後幾場的考試。根據多數人的考試經驗與教訓,第一場考試後堅決不對題,不但自己不主動找別人對,就是別的同學找自己對題也不能對,可開個玩笑推脫過去,就說無可奉告,全部考完後,宣布答記者問。因此為了使以後幾場考試考得好,請同學們把握住堅決不對題。

第三,調整考試對策。

第一場考試後,不想考試的成績結果,堅決不對題,但是可以想想第一場考試的策略和技巧,哪些做得比較好,哪些做得比較差。好的在以後幾場考試中保持下來,差的在以後幾場予以改正。

某考生劉某某,第一場語文考試自己覺得時間分配不太好,他及時總結了這個經驗,在以後幾場考試中先把考題看一遍,然後大體分配一下考題的時間並留有機動的檢查時間,這樣以後幾場考試他都有條不紊地去答題,考試成績都比較滿意。

2.防範怯場

考試怯場現象每年中考、高考都發生。所謂考試怯場是考場的情景與考試本身的強烈刺激引起考生本人情緒的高度緊張,使正常的心理活動水平減低、失調和中斷。

根據考生的心理活動失調的程度,可分為輕度怯場、中度怯場與重度怯場三種。

輕度怯場現象主要表現為平時熟悉的一些知識一時回憶不起來,因此緊張而心慌、出汗,但考生的思路還正常,答卷活動還能繼續進行下去;

中度怯場現象主要表現為較多的平時熟悉的知識回憶不起來,情緒高度緊張,注意不能集中,使思路受到影響,答卷速度降低,甚至發生答卷混亂現象;

重度怯場現象表現為考場本身的氣氛就使他緊張不安,對考題的答案想不起來,情緒高度緊張,思路混亂,甚至出現心理活動暫時中斷、雙眼發蒙,發生暈場。這多半是在輕度與中度怯場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一位高考的同學事後這樣講:“在考數學的時候,我先看了一遍考題,按習慣我先做容易的題。可是當我剛做完兩道題後開始做第三道題,第三道題我感覺有些困難,心裏就緊張起來。我去算前兩道題能得多少分,一計算隻能有30分,我就更緊張起來,一下子臉像發燒一樣熱起來。這時我命令自己趕快做題,可是不知為什麼我的思路中斷了,什麼也想不起來,什麼也寫不下去,我隻是對著考卷幹瞪眼。這時我更急得發慌了,而是越來越著急,越是什麼也想不起來,我想這回我完了。後來隻覺得頭重重地‘嗡’了一下,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造成考生怯場的原因較多,就考場環境來說,可能由於氣溫的關係促使怯場。現在每年高考都是6月初,天氣炎熱,在這種高溫環境中進行高度緊張的競爭活動,很容易在一定條件下導致怯場。

就學生身體情況而言,考前睡眠不良,特別是考試前一天和考試當天的晚上,睡眠很差很容易引起怯場。還有的同學早晨不吃早飯,由於空腹血糖低,在心理應激的影響下也容易引起怯場。

從考生發生的怯場的原因調查結果來看,怯場主要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因此很有必要提出防範怯場的心理學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