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橫大戰打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這是非正式的比賽,卻是正式的娛樂。
國家隊總教練劉國梁有一個隱約的擔心,就是一旦馬琳退役,直拍選手競爭力不足,雙方無法形成對抗。但他也馬上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改成“左右互搏”,由左手選手對陣右手選手。
左撇子選手在任何體育項目中都是“稀缺品種”,美國職業棒球領域裏有一個說法:隻要還能打,左撇子投手到40歲都能得到一份合同。
左撇子選手在中國乒乓球隊一直被重視,他們也為中國乒乓球事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1981年的男團翻身戰役,中國隊在決賽中一下子派上了蔡振華和謝賽克兩名左手球員,開啟一段傳奇。雙打項目上,在中國乒乓球隊包攬的5次奧運會男雙冠軍中,有韋晴光、王濤、閆森、陳玘4位左撇子,實事求是地說,他們在比賽中提供的想像力和靈感,要超過各自的右手搭檔。
中國乒乓隊對於左手球員的培養,以及對於左手球員和右手球員配合方麵的研究,是有實踐和理論兩方麵積累的。
大多數情況下,左撇子們不僅有特殊的用手習慣,也會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這是他們令人著迷的地方。現實生活中,右撇子對於左撇子的認識是不足的,甚至更早之前,還存在歧視。
世界範圍內,左撇子們有自己的組織,他們把8月13日定為自己的節日。某一年,左撇子提出了一個口號:Left is Right!
由於right一詞所具有的多重含義,這句口號也變得博大精深起來。
首先,左就是右!
其次,左是正確的!
最後,左是一種權利!
如果真按照劉國梁的想像,來一次左右互搏,那麼在賽事之外,還應該有一場由醫學、生物學、社會學專家和體育界人士參加的關於左手研究的論壇。即使是在體育領域,乒乓球、羽毛球、擊劍、田徑的投擲項目對於左撇子的認識和培養也存在差別,而這些項目的教練之間就此問題的交流並不暢通。
一場左右互搏的戰役,加上一場對人體生物學進行探討的左撇子研究論壇,未來的乒乓球“左右大戰”打破的將不僅是國家的界限,還將超越乒乓球的界限。
如果還覺得不過癮,就讓波爾右手直拍,王皓左手橫拍,加賽一局“直橫左右顛倒互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