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了解胎教的基本方式——第2周胎教課程(1 / 3)

1 撫摩胎教

嬰幼兒的天性是需要愛撫的。胎兒受到撫摩之後,會引起一定的條件反射,從而激發胎兒活動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觸覺刺激。有規律的撫摩胎教,會形成良好的反應與互動,對提高胎兒大腦的發育很有幫助。

撫摩胎兒的益處

隨著胎兒各種感覺的開始,胎教也便開始了,但是,初次做爸爸媽媽的人,往往有些疑惑,胎教要從哪裏開始呢?

輕柔的撫摩,是父母與胎兒最早的觸覺交流。他們可以通過手感受寶寶的胎動,寶寶也可以通過溫柔的愛撫感受到父母的愛。

在妊娠期間,撫摩胎教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胎教運動,值得每一位準媽媽積極采用。具體而言,撫摩胎教有以下益處:

促進胎兒的智力發育

撫摩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胎兒皮膚的觸覺,並通過觸覺神經感受體外的刺激,從而促進了胎兒大腦細胞的發育,加快胎兒智力的發育。

激發胎兒的運動能力

撫摩還能激發胎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運動神經發育。經常受到撫摩的胎兒,對外界環境的反應也比較機敏,出生後抓握、爬行、坐立、行走等大運動發育都能明顯提前。

增進母子關係

撫摩胎教的過程中,不僅讓胎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還能使準媽媽身心放鬆、精神愉快。

通過對胎兒的撫摩,母子之間交流了感情,從而激發了胎兒的運動積極性,可以促進出生後動作的發展。在動作發育的同時,也促進了大腦的發育,會使寶寶更聰明。

怎樣進行撫摩胎教

正常情況下,在懷孕3個月左右胎兒即開始活動,其活動項目豐富多彩,有吞吐羊水、眯眼、握小拳頭、咂拇指頭、伸展四肢等。大約在懷孕4個月時,準媽媽即可感覺出有胎動了。最初撫摩胎兒,由於胎兒的月份還小,準媽媽一般不容易感覺到胎兒所發出的信號,而隨著胎兒月份的增長與準媽媽對妊娠的逐步體會,漸漸地就會發覺,每當撫摩腹內的小家夥,他就會用小手來推或用小腳來踹母親的腹部。

一般過了孕早期,撫摩胎教就可以開始進行了。在胎兒發脾氣胎動激烈時,或在各種胎教方法之前可應用撫摩胎教。

準備

1.撫摩胎兒之前,準媽媽應排空小便。

2.撫摩胎兒時,準媽媽要避免情緒不佳,應保持穩定、輕鬆、愉快、平和的心態。

3.進行撫摩胎教時,室內環境要舒適,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姿勢

準媽媽仰臥在床上,頭不要墊得太高,全身放鬆,呼吸勻稱,心平氣和,麵部呈微笑狀,雙手輕放在腹部,也可將上半身墊高,采取半仰姿勢。不論采取什麼姿勢,但一定要感到舒適。

方法

雙手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輕柔緩慢地撫摩胎兒,心裏可想象你雙手真的愛撫在可愛的寶寶身上,有一種喜悅和幸福感,深情地說著喜愛寶寶的言語。

每次2~5分鍾,每天2次。如果配以輕鬆、愉快的音樂,效果更佳。

撫摩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畢竟腹內的寶寶過於嬌嫩,在進行撫摩胎教的時候,還是有些事情需要特別的注意。

撫摩及按壓時動作要輕柔,以免用力過度引起意外。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的準媽媽在孕中期、孕晚期經常會有一陣陣的腹壁變硬,可能是不規則的子宮收縮,此時千萬不可進行撫摩胎教,以免引起早產。若準媽媽有不良產史,如流產、早產、產前出血等,則不宜使用撫摩胎教,可用其他胎教方法替代。

進行撫摩胎教時,如能配合對話胎教等方法,效果會更佳。撫摩胎教應有規律性,堅持在固定的時間進行,這樣胎兒才能心領神會地在此時間裏做出反應。

TIPS

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胎兒活動幅度會越來越大,從吞吐羊水、眯眼、咂手指、握拳,直到伸展四肢、轉身、翻筋鬥等,父母隻有不斷地學習懷孕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與寶寶互動。

2 音樂胎教

通過健康的音樂刺激,母親從中獲得安寧與享受,分泌酶和乙膽堿等物質,發送胎盤供血狀況,同時使胎兒心律平穩,對胎兒的大腦發育進行良好的刺激。從孕16周起,便可有計劃地實施。

音樂胎教的重要意義

從自得其樂的低吟淺唱到激越的勞動號子,從買賣吆喝到可以吟唱的詩詞,直到今天出現上百架鋼琴齊奏交響樂的壯觀場麵。

音樂正在對人們的思想、情緒、文化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可以說音樂無處不在。健康的音樂,對於陶冶情操和性格,和諧精神生活,加強個人修養,增進身心健康,以及激發想象力等方麵都具有良好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音樂的世界是蒼白無味的世界。同樣,女性懷孕期間如能選擇好胎教音樂,對準媽媽和胎兒都有重要的意義。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把那些適合於準媽媽和胎兒聽的音樂稱為胎教音樂。毫無疑問,胎教音樂對於促進準媽媽和胎兒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醫學研究表明,音樂是通過生理作用和心理作用兩條途徑影響胎兒生長的。

能使母子保持良好的心境

音樂胎教,是通過對胎兒不斷地施以適當的音樂刺激,為優化後天的智力及發展音樂天賦奠定基礎。在心理方麵,胎教音樂能使母親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寧靜輕鬆,從而改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並通過種種途徑將母親的感覺信息傳遞給胎兒,使胎兒的心理變化與母親同步。

與母子的生理節奏產生共鳴

在生理方麵,胎教音樂使母親的心率平穩,呼吸舒暢。這樣,胸腹之間橫膈膜的運動也相應地平穩,流過大動脈的血流速度不急不緩,這些運動和聲響傳入胎兒的耳中,使他感到自己的生存環境是平和安逸、和諧而美好的。同時,胎教音樂那悅耳動聽的音響,不斷傳入母親和胎兒的聽覺器官,通過聽覺器官的傳導,對大腦皮層產生良性刺激,從而調節和改善大腦皮層的緊張度,促使體內一些激素的正常分泌,進而調節全身的健康狀況,使母親和胎兒的身心都保持一種最佳狀態。研究表明,胎教音樂中的節奏還能與母體和胎體的生理節奏產生共鳴,進而促進胎兒全身各器官的活動。

許多醫生都做過類似的試驗:對胎兒定時播放柔美抒情的胎教音樂,朗誦詩歌,講故事,唱歌,每當準媽媽沉浸在胎教音樂的氛圍裏,胎兒的心率便趨於穩定,胎動也平緩有規律。待寶寶出生後再播放相同內容的胎教音樂時,寶寶會循聲張望,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神情愉快,反應敏捷,特別是對爸爸媽媽的呼喊,能很快地辨別出來,從而使寶寶性格和動作發育明顯早於同齡其他寶寶。

TIPS

胎教專家說,諸多胎教方法中,音樂胎教應坐第一把交椅。在欣賞和聆聽音樂時就必然對生理、心理及情感產生一些影響。給胎兒聽胎教音樂正是利用其積極的作用,以促進胎兒健康成長的。

音樂胎教的方法

適合胎教的音樂,能使準媽媽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產生良好的心境,並通過母子間的心電感應把這種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深受感染;和諧悠揚的音樂還可以安定準媽媽的心率和呼吸頻率,給胎兒創造一個平靜的環境。同時,優美動聽的樂曲對胎兒聽覺神經器官能產生良好的刺激,能夠給躁動於腹中的胎兒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較好地改善和加強人的大腦皮層及神經係統的功能。隻是有的準媽媽不知道如何實施音樂胎教,下麵就給你介紹幾種簡便有效的方法。

母唱胎聽法

準媽媽每天可以低聲哼唱自己所喜愛的有益於自己及胎兒身心健康的歌曲或戲劇以感染胎兒。哼唱兒歌也是完全可以的,唱時心情舒暢,富於感情,如同麵對親愛的寶寶,傾訴一腔柔愛。準媽媽在哼唱時要凝思於腹內的胎兒,其目的是唱給胎兒聽,使自己在抒發情感與內心寄托的同時,讓胎兒得到美樂的享受。這是最簡便易行的音樂胎教方式,適於每一個準媽媽采用。

母教胎唱法

胎兒雖具有聽力,但畢竟隻能聽不能唱。準媽媽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讓腹中的胎兒神奇地張開蓓蕾般的小嘴,跟著你的音樂和諧地“唱”起來,當準媽媽選好了一支曲子後,自己唱一句,隨即凝思胎兒在自己的腹內學唱。可先將音樂的發音或簡單的樂譜反複輕唱幾次,如哆、來、咪、發、唆、啦、西,每唱一個音符後等幾秒鍾,讓胎兒跟著“學唱”,然後再依次進行。本方法由於更加充分利用了母胎之間的“感通”途徑,其教育效果是比較好的。

音樂熏陶法

有音樂修養的人,一聽到音樂就進入了音樂的世界,情緒和情感都變得愉快、寧靜和輕鬆。準媽媽每天定時欣賞一些名曲和輕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江南好》等傳統樂曲,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等等。準媽媽在欣賞音樂時,要沉浸到樂曲的意境中去,如癡如醉,旁若無人,如同進入美妙無此的仙境,遐思悠悠,以獲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最大享受和滿足,當然就可以收到很好的胎教效果。

TIPS

別以為音樂胎教隻是準媽媽的事。胎兒在子宮內最適宜聽中、低頻調的聲音,而男性的說話聲及唱歌聲正是以低頻調為主。因此,準爸爸是音樂胎教中的最佳的音樂胎教老師。

音樂灌輸法

這種音樂胎教的方法是英國心理學家奧爾基發明的。可將耳機或微型錄音機的揚聲器置於準媽媽腹部,並且不斷地移動,將優美動聽的樂曲源源不斷地灌輸給母腹中的胎兒。每天重複2~3次,每次20分鍾左右,一次播放2~3支樂曲。注意音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胎兒聽得過分疲勞。

朗誦抒情法

在音樂伴奏與歌曲伴唱的同時,朗讀詩或詞以抒發感情,也是一種很好的音樂胎教形式。科學胎教主張,在一套音樂胎教當中,器樂、歌曲與朗讀三者前後呼應,優美流暢,娓娓動聽,達到有條不紊的和諧統一,具有很好的抒發感情的作用,能給母子帶來美的享受。

適宜準媽媽采用的音樂胎教方法還有許多,每一位準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采取相應的胎教音樂方法。

3 聯想胎教

7個月的時候,寶寶大腦的褶會越來越多,情感逐漸產生了,進入了意識的萌芽期。美好的聯想可以使準媽媽產生愉悅的感受,這種信息通過母體傳遞給胎兒,能對胎兒產生一定程度的感化。

聯想胎教的可行性

聯想胎教也是胎教的一種重要形式,聯想胎教就是想象美好的事物,使準媽媽自身處於一種美好的意境中,再把這種美好的情緒和體驗傳遞給胎兒。例如,準媽媽可以想象漂亮娃娃的畫像,想象名畫、美景、樂曲、詩篇等所有美的內容。

準媽媽可以利用母親和胎兒之間情緒、意識的傳遞,通過對美好事物和意境的聯想,將美好的體驗暗示和傳遞給胎兒。

對胎兒的“幹預”作用

由於聯想對胎兒具有一定的“幹預”作用,因此母親的聯想內容十分重要,美好內容的聯想無疑會對胎兒產生美的熏陶,相反,內容不佳的聯想,則會起到反麵作用。所以在實施聯想胎教的時候,一定要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

早已有實例證明,由於胎兒意識的存在,準媽媽自身的言語、感情、行為以及聯想內容均能影響胎兒,“幹預”會一直會持續到出生後。因此,準媽媽聯想內容的優劣對胎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異常反應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少數準媽媽由於懷孕後的身體不適而常會出現對胎兒怨恨的心理以及產生不好的聯想感受,這時胎兒在母體內就會意識到母親的這種不良感受,從而會引起胎兒精神上的異常反應。許多專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發育的胎兒在出生後大多數會有情感障礙,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穩、易患胃腸疾病、體質差等現象。

因此,準媽媽在妊娠期間必須排除影響情緒的不良意識和消極聯想,盡量多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應將善良、溫柔、寬容的母愛充分地體現出來,通過各方麵的愛護來促進胎兒的健康成長。

在欣賞中展開聯想的翅膀

個人每天至少要聽一支歌曲,念一首好詩,看一幅好畫,同時,如果可能,說一兩句有理性的話。賞美好的事物是陶冶人的情操的靈丹妙藥,特別是準媽媽,閱讀與欣賞對她們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我們已經知道,胎兒在母體內是可以感受到母親的心情的。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的所作所為都可以直接影響到胎兒出生後的性格、習慣、智力、道德水平等各個方麵。這不僅可以借助科學儀器從腹內胎兒的變化看出來,也可以從胎動異常的感覺中體會到,更可以從胎兒出生後的表現中得到論證。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被一些優美的言語、引人入勝的文學作品所吸引。讀一本好書,可以獲得來自心靈的感動,因為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母親般的胸懷,從書中對人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描寫中體會到世界的溫馨。準媽媽比起尋常人,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這時候拿起一本好書,投入地看下去,這不僅可以使準媽媽本身得以充實、豐富,並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聯想。母親的心情與感受熏陶了腹中的寶寶,讓他也感受這詩一般的語言、童話一樣美的仙境,而且還會刺激胎兒快速地生長,使其大腦的發育優於其他胎兒。

由於在欣賞中聯想的胎教方法使胎兒事先擁有了朦朧美的意識,出生後一般也較其他寶寶聰慧、可愛、活潑。母子之間的心靈感應也會更加的密切。

和胎兒一起走進大自然

人疲倦的時候,總喜歡到大自然中走走。人類生存、繁衍奔流不息,時刻在大自然中感受它的廣闊、神奇、美麗、和溫馨。走進大自然,感受這個清新的世界,對一個新生命來說,也是必要的,它可以說是促進胎兒智力開發的很重要的胎教基礎課。

感受陽光

大自然是生命的綠地,它不僅能給人以溫馨,而且能給人以希望,在大自然中感受陽光,是一種溫暖的感動。我們的生命離不開陽光,它不僅僅給了我們溫暖,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殺滅麻疹、流腦、猩紅熱等傳染病的細菌和病毒,還能促使母體內鈣的吸收,促進胎兒骨骼的生長發育。

TIPS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準媽媽來說就更是如此。每一位即將做媽媽的孕婦都應該克服自己的懶惰情緒,爭取每日早些起床,然後去欣賞大自然清晨的美景,這樣也可以使腹中的胎兒受到熏陶。

感受清新的空氣

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氣對於人類的健康有極大的益處,對準媽媽更是如此。準媽媽在早上起床之後,到有樹林或者草地的地方去做操或散步,呼吸那裏的清新空氣,樹林多的地方以及有較大麵積草坪的地方,塵土和噪聲都比較少。那些在一定的溫度下工作的準媽媽,除早晨外,在工作休息時也應到樹木、草坪或噴水池邊走走。晚上最好能開小窗睡眠,若天太冷可關窗,但應在起床後,打開所有的窗戶更換空氣。

假日裏與丈夫和親朋好友一起去郊外遊玩,也是一種呼吸新鮮空氣的好方式。在欣賞秀麗的大自然田園景色的同時,你那未出世的寶寶也會受到益處。含氧豐富的血液使寶寶像喝足水的莊稼一樣,有時還會在母腹中手舞足蹈,以表示感激之情呢。

為了寶寶,準媽媽一定要多到大自然中去,在大自然中陶冶母子的性情。大自然是無限美好的,它不僅可以開闊母親的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而且還可以得到娛樂和休息,對於母嬰的身體也大有益處。總之,隻有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才能讓人心情愉悅。

胎兒和母親分享著感受

當然走進大自然,眼前的一切都是母親看見的,但是腹中的胎兒卻可以和母親一起分享母親的感受。在大自然中,母親可以欣賞到飛流直下瀑布的美麗,欣賞到幽靜的峽穀、潺潺的泉水。大自然就像一首詩,文字雖少,聯想卻很深遠。賞心悅目的感受中,可以將這些盛景不斷地在大腦中彙集、組合,然後經母親的情感通路,將這一信息傳遞給胎兒使他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TIPS

許多準媽媽在家中的牆壁上都懸掛一些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嬰幼兒照片,天天看上幾回,說是這樣出生後的寶寶會漂亮。無論這樣做法有無科學根據,但其會使準媽媽心情舒暢,進而使胎兒受到良好刺激是有一定作用的。

4 呼喚胎教

為胎兒起一個親切的小名,以便可以隨時呼喚它,胎兒能夠通過聽覺和觸覺感受到來自父母愛的呼喚,這對促進他的身心發育具有十分有益的影響。如果在懷孕6個月就起好名字,經常呼喚,寶寶出生後對名字的反應會早一些出現。

怎樣進行呼喚胎教

“呼喚胎教法”即“母兒對話”,準媽媽及其丈夫與胎兒進行語言溝通,包括講一些兒歌。胎兒是有記憶的,呼喚他的名字,或者“寶寶”、“乖乖”等稱呼,他們在出生後仍可辨認出來。

在妻子懷孕期間,準爸爸應經常向胎兒說:“寶寶,你好嗎?我是你爸爸!”同時撫摩胎兒。一直堅持這樣做,後來會發現每當說這句話時,胎兒就會興奮地蠕動起來。當這個寶寶出生後出現不快時,父親還習慣性地說:“寶寶,你好嗎?我是你的爸爸!”話剛出口,寶寶就像著了魔法一樣突然停止了哭聲,並掉轉頭來尋找發出聲音的方向,後來竟笑了。以後每當寶寶哭鬧時,父親都可以說這句話,而每次寶寶都能從哭鬧中安定下來。

由此可見,父母通過聲音和動作對腹中的胎兒進行呼喚訓練,是一種積極有益的胎教手段。胎兒的潛能章節已經講過,胎兒具有辨別各種聲音並能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父母就應該抓住這一時機經常對胎兒進行“對話訓練”,也就是“呼喚胎教”。

寶寶一出生就會馬上識別出父母的聲音,這不但對年輕父母來說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而對於寶寶,剛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時,就能聽到一個他所熟悉的聲音,對他來說也是莫大的安慰和快樂,同時消除了由於環境的突然改變而帶給他心理上的緊張與不安。

在對話過程中,胎兒能夠通過聽覺和觸覺感受到來自父母親切的呼喚,增進彼此生理上的溝通和感情上的聯係,這對胎兒的身心發育是很有益的。

TIPS

寶寶聰明才幹的啟蒙教育就在胎兒期。因此,根據胎兒的這一能力進行及時合理訓練使其更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父親與胎兒的對話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寶寶,即使不熟悉的女性逗他,他也會微笑,而父親逗他則反而會哭,別說其他的男性了。這正是寶寶從胎兒期到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裏,對男性的聲音不熟悉所造成的。為了消除寶寶對男性包括對父親的不信任感,所以,在呼喚胎教中父親應該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聲學研究表明:胎兒在子宮內最適宜聽中、低頻調的聲音,而男性的說話聲音正是以中、低頻調為主。因此,父親如果堅持每天對子宮內的胎兒講話,繪聲繪色地聊天,讓胎兒熟悉父親的聲音,便能夠喚起胎兒最積極的反應。

這有益於胎兒出生後的智力發育以及情緒穩定,還能使寶寶與父親的關係更加密切。

父親的開場白和結束語

父親在開始和結束對胎兒講話的時候,都應該常規地用撫慰及能夠促使胎兒形成自我意識的語言對胎兒講話。開場白結束語的設計可以如下:

開場白的語言:“寶寶(或者叫乳名),我是爸爸,我會天天和你講話,我會告訴你外界一切美好的事情。”

對話結束時,要對胎兒給予鼓勵:“寶寶學習很認真,你是一個聰明的寶寶,但願我對你講授的一切都能對你將來的人生有用。好吧,今天就學習到這兒,再見!”

在可能的情況下,父親應盡量每天和胎兒對話,這樣才能加深與寶寶的感情。

具體與胎兒對話的方法

丈夫可以讓妻子坐在寬大舒適的椅子上,然後由妻子對胎兒說:“乖寶寶,爸爸就在旁邊,你想聽他對你說什麼嗎?”這時,丈夫應該坐在距離妻子50厘米的位置上,用平靜的語調開始對話,隨著對話內容的展開再逐漸提高聲音,不能一下子發出高音而驚嚇了胎兒。

對話的話題最好事先想好,先擬定一篇講話稿,可以是一段優美動人的小故事、一首純真的兒歌、一首內容淺顯的古詩,也可以談周圍的事物。用詩一般的語言,童話般的意境,告訴胎兒外麵的美麗新世界。

5 語言胎教

雖然胎兒在準媽媽的腹中,看不到外麵的世界,但他能感受到準媽媽傳遞給他的愛,也能聽到外麵的聲音。準媽媽溫柔的聲音,準爸爸低沉的聲音,都是胎兒的最愛。所以經常與胎兒對話,告訴他外麵發生的事情,讓胎兒感受到生動的語言胎教。

怎樣進行語言胎教

語言胎教一定要體現形象性和形象美的要求。隻有形象、聲音、情感三者統一在一起,形象才生動了,母親才能感到語言胎教的趣味和快樂,胎兒的聽覺才能感覺到美好的信息,胎兒的心靈才能留下美好的痕跡。

胎兒在腹中是可以“學習”的,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實踐證明,胎兒也有“學習”能力,隻是胎兒這時的學習不同於出生後的學習,隻是父母通過語言對胎兒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已,語言胎教對胎兒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的語言胎教方法可以參照以下幾點:

語言講解要視覺化

在進行語言胎教時,不能對胎兒念畫冊上的文字解釋,而要把每一頁的畫麵細細地講給胎兒聽。把畫的內容視覺化。胎兒雖然不能看到畫冊上畫的形象或外界事物的形象,但母親用眼看到的東西,胎兒用腦“看”即感受到。母親看東西時受到的視覺刺激,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就視覺化了,胎兒也就能感受到了。

將形象與聲音結合

像看到影視的畫麵一樣,先在頭腦中把所講的內容形象化,然後用動聽的聲音將頭腦中的畫麵講給胎兒聽。這就是“畫的語言”。你就和胎兒一起進入了你所講述的世界。你所要表現的中心內容,也就通過形象和聲音輸入到了胎兒的頭腦裏。

把形象和情感融合

幹巴巴地講,自然收不到好效果,要創造出情景相生的意境。例如你到大自然中散步,一邊走一邊看,感到輕鬆愉快,有一種安詳、寧靜的情緒蕩漾在心頭的感覺。這時,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把所見所聞講給胎兒聽:“寶寶,你看見紅花和綠草了嗎?它們是那麼的美麗,等你長大了和媽媽再一起來這裏好嗎?”

尋找和寶寶的談話內容並不難

胎兒是有敏銳的感受力和學習能力的。胎兒在母親肚子裏,便開始記憶母親的聲音,甚至是父親的聲音,也因此而有舒適和安定的感覺。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告訴他

當你早晨起來的時候,你應該先對胎兒說一聲“早上好”,告訴他早晨已經來到了。打開窗簾,推開窗戶,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這時你可以告訴寶寶:“小寶寶,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啊!”當你洗臉、刷牙的時候,都可以一邊做一邊說,還可以告訴他肥皂為什麼起泡沫,吹風機為什麼能把頭發吹幹……

總而言之,你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對胎兒敘述。通過和胎兒一起感受一天的生活,準媽媽會覺得生活很充實。通過點點滴滴的日常語言胎教,母子之間的感情紐帶會更牢固,並且有助於培養胎兒對母親的信賴感,以及打下對外界感受力和思考力的基礎。

戶外語言胎教

散步不僅有利於準媽媽的身體健康,也可以為進行胎教的母親提供了解社會、接觸更多事物的機會。看到菜場、花店、超市、高樓大廈,都可以告訴胎兒那裏是幹什麼的,也可以到風景宜人的公園,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人們的快樂,把你的所見所聞一一描述給胎兒聽。

總之,在戶外看見的一切有益的東西都可以跟胎兒說,讓他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在他小小的大腦裏留下美好的印痕。

借助於書刊畫冊

對書刊畫冊的語言講解應該注重視覺化,不僅僅是朗讀,還要更具體地傳遞給胎兒。例如,圖畫上畫著一隻美麗的大公雞,你就可以一邊說一邊配合動作地對胎兒描述:“這是一隻美麗的公雞,它渾身披著彩色的羽毛,神氣地昂著頭,驕傲的就像一個國王。瞧,一些母雞悠然地踱著步,正跟在美麗的公雞身後。”

為了更好地實施語言胎教,不妨有選擇地挑一些有趣的話題通過感官和語言傳遞給胎兒,以刺激胎兒的思維和好奇心。

TIPS

書是知識的源泉,是準媽媽文化修養的基礎,也是胎教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讀一本好書、看一篇好的文章,無異於在精神上獲得一次美的淨化,使人心情開朗,精神振奮,耳目一新。同時,對深居腹中的胎兒也起到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給寶寶講故事、看畫冊、數數字

胎兒在那黑暗的母腹之中,母子之間不但血脈相連,休戚相關,而且情感相通,心靈互應,母親與胎兒在彼此傳遞著情感信息。從胎教的角度出發,準媽媽可以溫柔地朗誦一些趣味高雅、給人以啟迪、使人精神振奮、且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書籍。還可以看一些優美的畫冊,甚至教寶寶“數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