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出生的那一起,就對肉體的快樂有了感覺,他們對性的態度,也是從出生的那一起,就開始了逐漸成形的過程。到了“那一天”,父母要把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拖到一邊,悄悄告訴他“生命的真象”。其實,正真的性教育早在這以前就應該開始了。
兒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特點
青春期是指兒童成人的過渡時期,是指從第二性征開始出現到性器官的成熟及體格發育趨於停滯的時期。女孩子的青春期一般是從12歲到18歲,男孩平均晚兩年左右。青春發育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其中11—15歲(也就是少年期)為發育突增階段,15歲後發育逐漸減慢下來。
青春期之前,兒童的性器官和性機能發育緩慢,進入小學高年級出現了迅速發展的勢頭。由於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的作用,目前兒童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年齡比前些年提早了1—2年。據部分城市的調查,目前12歲女孩出現月經初潮的人已占32%,12歲男孩出現首次遺精的人已占6%,可見小學高年級部分學生進入青春期已不是個別的例外。隨著月經、遺精等“第一性征”的發育,兒童也出現了身體外形變化的“第二性征”,以女生最明顯,如聲調變高、乳房隆起、骨盆變寬、臀部肥大。
性生理的發育又對性心理的發育產生影響,不少進入青春期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意識到了男女兩性差異,對異性產生了好奇、親近的感情,個別的兒童還產生了早戀和性交行為。高年級兒童的性意識有以下幾種典型表現:
①多慮型:有些學生不能理解和適應身體上的變化,產生害羞、膽怯、煩躁、苦惱的情緒,如有的女生月經來潮時感到身體不舒服,就悶悶不樂。
②多動型:這些學生在身體出現第二性征後,思想和行為都難以安定下來,常常沒事找事,四處走動,亂踢亂蹦。
③愛慕型:這些學生對異性的關注十分強烈,常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取悅對方,如男學生在女學生麵前逞能,女學生在男學生麵前梳妝打扮,希望對方歸屬自己。
④夢幻型:個別初涉愛河的兒童由於對異性產生愛慕而異想天開,做起了“白日夢”,幻想著與對方擁抱、親吻、性交,共度浪漫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