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慧行為的心理結構十分複雜,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可影響到它的功能,它雖然複雜,但仍然可以把它分為兩大係統:
認知性心理功能係統,即智力因素,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
非認知性心理功能係統,它們不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及處理各種內外信息等具體操作,而是對活動的起始、維持、強化、定向、引導和調節起到一定的作用。
情緒智力的構成包括以下五個方麵: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和期望,這是情緒智力的基礎。“人有自知之明”,就是指自我意識。
自我激勵每個人都想在學業、事業上有所成就,但是沒有熱情、幹勁、動力及昂揚的鬥誌是不可能達到上述目的,那麼如何激發自己的熱情與幹勁呢?隻有自我激勵和受到他人的激勵,產生了“整體效應”,產生了一種內在的動力,朝向目標堅定前進,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情緒控製一個人的情緒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而有所波動,得意時忘乎所以,悲傷時垂頭喪氣,而現在要求的是控製自己的情緒並保持情緒的平衡,同時還要求揣摩別人的情緒;要保持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避免和消除不良的情緒,使自己不受憤怒、抑鬱的影響。
人際交往人的一生有所發展是與他人的交往關係息息相關的。相反,人的悲傷、煩惱、失敗也是與人際交往有關。
挫折的承受能力對失敗的承受能力也是情緒智力的重要部分。學業上、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但多數是經曆了重重挫折,跌倒了爬起來,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因為挫折可以使人消沉,也可能激發其潛力從頭開始,最後取得成功、勝利。
隻不過智力因素是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智力活動的心理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認知活動的心理條件,但是心理能力屬第一位,心理條件屬第二位。目前有的家長對子女的培養隻重視智力因素培養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顯然這種傾向需要糾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