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聚宴(3 / 3)

沒想到吃個鴨子皇上還要考典故,有些人是不知道,有些人知道也不敢亂說。

最後還是於成龍站起來拱手道:“回皇上,微臣知道。”

“好,你來說給大家夥兒聽聽。”

於成龍道:“明初年間,定都金陵。老百姓愛吃金陵板鴨,皇帝也愛吃,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日食烤鴨一隻。”

“隨著明成祖朱棣遷都京城之後,也順便帶走了不少金陵宮廷裏烤鴨的高手。而後這烤鴨經曆幾番變化製法,又改用京城的白鴨,風味就漸漸和金陵的不同了。”

於成龍所言,眾人心中也都有些模糊的印象,隻是不太真切。

皇上點頭讚許道:“沒想到於卿也如此博學廣知。你說的沒錯,這京城烤鴨與金陵板鴨,原是一家。正如這滿漢,如今也是一家罷了。”

陳文心眉頭微微一挑,敢情皇上特特讓人大老遠地帶廚子和鴨子來,就是為了給這些金陵的地方官員說滿漢一家四個字。

她隱約有所了解,金陵本地的官員,許多都是明朝遺老或是他們的後代子孫。

金陵原是明朝的舊都,又是南邊最為富庶繁華的一城。

這裏的人物,雖不是皇親國戚,也是皇上十分在意的人物。

要安民心,先要安士子之心。

也就是說,這些有地位有學識的人先招安了,才能往下讓百姓安心。

百姓認不得皇上,隻認得地方官員和鄉紳父老,這些人比皇上在百姓中的影響力可大得多了。

果然,聽到滿漢一家這四個字,底下的官員們都有些觸動。

皇上還未到金陵之前,他們知道隨駕的名單之時,已經感受到了皇上對漢臣的眷顧之心。

這次隨駕的官員中地位最高的莫過於陳家父子,陳是漢人的大姓,眾漢臣一看名字便感到了親切。

皇上帶的兩個嬪妃,也都是漢人。

一個是皇上最為寵信的勤妃,一個是出身金陵商賈之家的定常在。

偏偏這二人還在盛宴之上都身著漢服,叫這些漢臣們看了就覺得親切。

其餘隨駕的大臣,例如皇上常常與之商談政事的王熙、黃機等,也都是漢人……

皇上帶這些人隨駕,正是顧惜南邊漢人臣民的心吧?

這京城烤鴨和南京板鴨一說,更是叫人心腸寸結。

滿漢一家,看皇上這些年的種種新政之法,這滿漢一家的確不是說說而已的。

陳文義見狀舉樽起身,對皇上道:“皇上待漢臣如滿臣,一般重用一般封賞。若非皇上的恩德與大度,蘭襄一身壯誌,亦無處可酬。”

他既這樣說了,王熙等人也一並舉樽站起,“皇上自幼學習漢學,詩書禮易,無一不通。臣等才疏學淺,能得皇上這般重用,亦是不勝感激。”

有這些京官帶頭,地方官員也紛紛舉樽站了起來。

從前像金陵這樣的重地,朝中都會派滿人大臣為總督轄製,這些漢臣不過是充些微末官職了。

這幾年來就不一樣了,皇上寵信漢臣,像金陵這樣的南方地區,倒是漢臣多於滿臣了。

皇上見煽情夠了,也舉樽從龍座上站起,“滿漢一家,朕心同眾卿一般。”

皇上與眾臣滿飲一杯,彼此間具有惺惺相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