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證據俱在(2 / 3)

陳文心一開口,殿內齊齊跪著的宜貴人的宮人,都低下了頭。

如今宜貴人已經不是永壽宮主位,她身邊的宮人也一下子銳減。

白露斥責道:“總共就你們七八個人,怎麼,還要勤妃娘娘一個個審你們嗎?”

一個小太監忙膝行上前,叩了一個頭。

“回勤妃娘娘,宜貴人身邊是奴才管著這些酒。”

陳文心也沒生氣,隻是微微笑道:“那你說,方才杜公公說的那些酒名、產地、年頭,可有錯誤?”

那小太監正想看看宜貴人的臉色,隻聽見上首陳文心慢慢道:“你據實說來便是。反正這宮裏也不止你們兩個知道酒,你們兩人說得若有出入,本宮再召十個八個識酒的太監來也是不難的。”

這話的意思是,就算他為了宜貴人而撒謊否認杜公公的話,也無濟於事。

那小太監想想平日宜貴人待他們的情形,宜貴人是嬪位、有阿哥的時候,他們也沒落著什麼好。

宜貴人被降位了,五阿哥也被皇上送走了,她倒是天天拿奴才們撒氣。

別說是他了,就連貼身伺候宜貴人的大宮女紅藥,宜貴人一生氣,還不是說打就打?

這樣的主子,哪裏值得他冒死欺瞞勤妃呢?

他朝著地上用力地磕了一個頭,咬咬牙道:“回勤妃娘娘,杜公公所言具是屬實。”

宜貴人強撐著道:“這梨花白是內務府送來的,不僅永壽宮有,想必其他宮中也有。就憑這個,也不能證明那個茶盞裏的酒是從我口中來的。”

陳文心點點頭,“宜貴人說得有理。來人,傳內務府總管劉公公。”

劉公公早就在外頭候著了,聽得裏頭傳喚,忙進去給陳文心磕頭請安。

陳文心道:“劉公公,本宮命你查詢了內務府的記檔,看看哪個宮裏有這種釀造十年的梨花白。你可查清楚了?”

“回稟勤妃娘娘,這種梨花白產自江南一帶,每年春天都會進貢一次。照規矩,這酒在老窖裏,隻有遇到逢三的年份才會開啟。”

“尋常百姓喝的隻能是釀造三年的,王公大臣則可以喝到釀造六年的,進宮的這些貢酒,則通通都是九年的。”

杜公公笑道:“奴才聞這酒足有十個年頭,想來這是去年進宮的酒。又被精心地埋藏於溫暖濕潤的地方,繼續釀造。”

“既然如此,劉公公隻說去年進宮的這些梨花白,都賞到了哪些宮裏便是。”

劉公公從懷裏掏出一本冊子,“請娘娘允許奴才照著這冊子上念,萬一奴才記錯了誤了娘娘的事兒,那就不好了。”

所有進宮的貢品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白紙黑字都記得清清楚楚。

隻聽劉公公念道:“康熙二十一年春三月二十日,江南采辦進貢九年梨花白共九十九壇。其中多半留在禦膳房內,用以皇上舉行盛宴。”

“後宮之中好酒的嬪妃不多,位分高到足以要這梨花白的也不多。隻有承乾宮佟妃娘娘和長春宮惠妃娘娘要了,再者就是永壽宮,當時的宜嬪娘娘。”

此酒珍貴,尋常的小嬪妃想要都要不到。

陳文心不好飲酒,所以翊坤宮也沒有這種酒。

“宜貴人,你還有何話好說?今日無論是惠妃還是佟妃都沒有來過翊坤宮,在場包括本宮在內六個妃嬪,單單你這裏有梨花白!”

去年春天,宜貴人剛剛誕下五阿哥,正是榮寵無盡之時。

她要這酒自然容易,現在這金貴的酒看起來,倒和永壽宮格格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