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哪,這不是現代小學生奧數中,最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嗎?
陳文心哭笑不得,“皇上剛才在給阿哥們做這道題嗎?”
“正是。二阿哥和四阿哥掰著指頭數了半日,三阿哥連雞幾足都不知。”
他看向底下四人中最高的大阿哥,“也就大阿哥算出來了,就是用了一炷香的時辰。”
大阿哥已經十一歲了,是小學快畢業的年紀。
“隻有大阿哥算出來了啊,大阿哥真厲害。”
陳文心笑眯眯地看向大阿哥,大阿哥有些臉紅,不好意思地垂下頭去。
她又勸皇上道:“其他三位阿哥還小呢,尤其是三阿哥和四阿哥,他們還沒正經進學,哪裏知道這些?”
“是朕心急了,那些西洋人竟敢瞧不起大清的算學,朕如何能容?”
皇上今兒也是一時興起,他聽聞西洋人竟敢說大清朝算學沒落,一時氣憤不過。
把幾個阿哥抓過來一看,這算學……
還真是很差。
皇上始終是帶著天朝上國的眼光來看待大清,覺得大清比西洋國家都要強大。
他怎麼能容許他們說大清有哪一點比不上西洋的?
她想,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索性告訴皇上應該開放海禁、多溝通世界各國的話?
也罷,他現在正氣惱著,又當著眾位阿哥的麵,說這些他不樂意聽的話做什麼。
陳文心想想便道:“皇上,您難道要把幾位小阿哥,拉出去和洋人比比不成?”
皇上冷哼一聲,道:“朕讓王公大臣們出麵,豈不是太給他們臉麵?”
他不想讓那些飽學的大學士出麵,怕人家說是以強欺弱,所以打算讓自己這些小阿哥和洋人比試。
小阿哥們,也實在太小了。
她把那書合上,放在皇上麵前,“臣妾一個後宮婦人都能算出來,也不算墮了大清的威風罷?”
皇上一挑眉,“朕怎麼從未聽說,你還學過算學?”
女子無才便是德,滿洲女子並沒有讀書習字的傳統,漢人女子中能識字念書的已經算是有才了。
女子讀書多半學的是詩詞,陳文心是官宦之家出身,怎會學算學呢?
她笑道:“在清華園那次,臣妾替李公公算出了一處錯賬,皇上忘了?”
那是僅有的一次,她在後宮之中根本用不著算術,自然無法展現才能。
皇上忽然想了起來,確實有這麼件事。
那是翊坤宮還在整修之時,佟貴妃的鳳印被收了,宮裏修造宮殿的折子都往清華園送。
他大喜過望,“好,好。那你給幾位阿哥講講,這題是怎麼算的?”
李德全說著便要拿紙筆上來伺候,陳文心對著他擺擺手,“不用紙筆了,這題很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
“你確定光說就能清楚嗎?”
皇上自己也是在稿紙上算了一會兒,才能得出答案的。
她道:“皇上一聽便知。”
“首先,假如籠中都是雞,雞一隻一對足,那麼三十六隻雞五十對足,就多了十四對足。”
“兔一隻兩對足,所以把這多出來的十四對足安在十四隻雞身上,這十四隻雞,就成了兔。”
“所以,兔十四隻,三十六去掉十四,雞有二十二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