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驚訝道:“在外人麵前自然要誇耀的,這是在太皇太後麵前,當然有什麼說什麼。”
太皇太後喜得掩口一笑,“傻孩子,叫皇祖母。”
她都這樣暗示了,陳文心還不知道順杆爬,太皇太後隻好明說了。
陳文心看了玉答應一眼,見她麵帶微笑低頭看著腳尖。
“多謝皇祖母。”
她又道:“都是我掃興了,剛才在外頭聽皇祖母和玉答應說蒙古話,說的那麼開心。我又不會說,就不打擾皇祖母了。”
太皇太後道:“宮裏頭蒙古嬪妃少,哀家想找個人說說家鄉話都難。靈玉又是族親,有她陪哀家說說科爾沁的事兒,也好打發打發日子。”
玉答應有些羞澀地垂眸,“嬪妾能投太皇太後的緣,是嬪妾之喜。”
陳文心借機上前拉住她的手,親熱地說:“都說你是皇祖母的族人,也不知道你家中是幾口人,都做些什麼呢?”
當著太皇太後的麵問這些,不怕玉答應不說老實話。
她笑道:“承蒙娘娘關懷,我家中父母長輩都在,還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兩個哥哥已經婚娶,在科爾沁騎兵營當差,姐姐還待字閨中。”
“哦……”陳文心道:“這也奇了,姐姐還待字閨中,為何單把妹妹送進宮來?”
玉答應的麵色略不自在了一下,道:“因著姐姐她已經許配了人家,隻是還未過門罷了。”
這轉瞬即逝的一下,已經讓陳文心嗅到了隱秘。
“玉答應生的這般與眾不同,想必你母親一定很美。”
陳文心笑著對太皇太後道:“看皇祖母就知道了,博爾濟吉特氏專出美人兒。”
太皇太後這般年紀,被人誇美貌哪裏能不喜歡,何況是被陳文心這樣的美人兒誇。
“要說容貌,我們科爾沁的女子不是這樣的美法。”
太皇太後娓娓道來,“你這樣的呢,就是漢人女子的美法,玲瓏纖巧。我們科爾沁的女子,是高大體健的。”
“靈玉這容貌承自她母親,那是新疆那邊女子的美法,倒有些像是半個洋鬼子。”
太皇太後說到半個洋鬼子,就連蘇嬤嬤在旁聽著都笑了起來。
玉答應撒嬌地扭了一下身子,“太皇太後……”
陳文心笑罷又道:“原來是這樣啊,不知道玉答應的母親是怎麼從新疆遠嫁到科爾沁呢?”
玉答應似乎並不想旁人知道這些,她以一副關心的口吻在太皇太後麵前這樣問,玉答應就不得不答了。
“嬪妾……嬪妾的母親,是從伊犁戰亂逃到科爾沁的。”
玉答應垂眸,“並非嫁,而是以女奴之身被我父親收入帳中的。”
蒙古比滿漢更講究嫡庶之別,女奴的孩子和正室夫人的孩子,待遇相差甚遠。
這就更使得她懷疑了。
科爾沁特特送女子來維護滿蒙的聯姻,不送部落首領家的女兒,也不能送個旁係別枝家的庶女吧?
最關鍵的是,玉答應的蒙古血統並不存在。
這樣的一個女子,何以堪當聯姻之責?
大清送到蒙古和親的,那可都是公主。就算不是皇上的女兒,至少也是王爺們的女兒。
科爾沁送這樣一個女子進宮,還被封為答應,可以說是大不敬。
這一點,玉答應自己也是知道的。
但她不能說謊,一旦在陳文心麵前說謊,事後再被查出來--
那豈不是更讓人懷疑麼?
太皇太後也聽出了其中的蹊蹺,想著科爾沁那邊大約是看玉答應美貌,便不顧家世血統就把她送來了。
若能豔冠後宮,那也罷了。
可玉答應的姿容,不過就是能略勝宜嬪和定常在等一籌罷了。
要跟陳文心相比,高下立見。
這事辦得糊塗了。
太皇太後打圓場道:“好孩子,看她和哀家一個姓的份上,你也別嫌她出身低。”
陳文心認認真真地回答太皇太後,“皇祖母說的哪裏話,您的姓氏是天下女子中最尊貴的了,您要是低,臣妾都沒地兒放了。”
太皇太後抿著嘴笑。
想當初太祖在位的時候,她還是永福宮莊妃。
中宮皇後是她的親姑姑,就連其他大宮的主位妃子,也都是蒙古女子。
那個時候大清剛剛入主中原,正是要借蒙古力量的時候。那時候宮裏的蒙古嬪妃啊,那是多麼尊貴。
倒把滿人的妃嬪都壓下去了。
先帝的第一個皇後也是蒙古女子,是她的親侄女兒榮惠。
到了當今皇上這兒,滿人已經把漢人的江山坐穩了,就不需要再以後位來許蒙古親密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