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25~36個月:為寶寶打開知識的門窗(2)(2 / 2)

在遊戲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現在的人際交往中,合作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沒有合作意識和能力的人會被社會所淘汰。父母可以告訴寶寶,有些事情一個人做不了,需要大家的力量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大家相互合作。還可以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遊戲,在遊戲交往中體驗合作的快樂。比如玩球,隻有合作配合才能玩好。

讓寶寶學會自己解決衝突

每個人的社會交往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要經過後天的培養,爸爸媽媽這時要對寶寶多進行這方麵的訓練。很多父母一看到幾個寶寶發生了衝突,就會立即衝上去,或斥責自己的寶寶或指責別人的寶寶,這樣對寶寶的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不僅沒有促進作用,甚至還會誤導寶寶,讓寶寶以後也粗暴地對待衝突。建議父母看到寶寶們發生衝突時,先不要參與,靜靜地觀看寶寶是怎樣以自己的方式解決的,如果解決得好,父母可以鼓勵表揚,如果解決得不好,父母再去幫忙解決也不遲。

訓練寶寶用完整語句表達

爸爸媽媽要把寶寶的簡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確的語句擴展成完整的簡單句,把顛倒的詞序正確排列。當寶寶說“媽媽,喝水”,媽媽應教給寶寶說“媽媽,我要喝水”;寶寶說“看電視,爺爺”應被糾正為“爺爺在看電視。”這樣的練習應該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場景,隨時隨地的加以練習,如“這是汽車”“那是阿姨”“姐姐在寫字”“叔叔在唱歌”等。此外,父母在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則,自己說話也應說完整的、詞序正確的句子。

訓練寶寶從多個角度想問題

父母應該注意訓練寶寶從不同的角度想問題,以培養其思維的多極性。比如,讓寶寶對任何一個解決方案,都要考慮有利和有弊的一麵。對同一個問題,不僅會正向思維,也會逆向思維,還會橫向思考。父母可問寶寶這樣的問題:“把身上帶的所有的錢都給你買好吃的和好玩的好嗎?”寶寶聽後剛開始可能會讚同,此時可要求寶寶再從正、反幾個方麵重新考慮,寶寶經過認真思考後,往往會改變原先的想法。

悄悄話遊戲

爸爸媽媽可以通過說悄悄話的遊戲,鍛煉寶寶聽話、傳話的能力,並激發寶寶說話的興趣。這個遊戲需要父母都參加,媽媽先跟寶寶說悄悄話,然後讓寶寶小聲告訴爸爸,媽媽問爸爸剛才說的是什麼,判斷寶寶是否聽懂了,並且傳達得是否正確,然後繼續遊戲。這時的寶寶要聽懂耳語,隻靠聽覺而沒有其他輔助途徑,是有一定難度的。開始遊戲時,媽媽要先說寶寶感興趣的短句,讓寶寶一次傳話成功,增強信心,增加興趣。

因果問答遊戲

對寶寶進行因果關係的訓練,即訓練寶寶思考某個行為帶來的可預測的後果。父母可以這樣問寶寶:“如果我忘記關上水龍頭,讓它開了一整夜,你想會發生什麼事?”“如果沒有了太陽,那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等。在和寶寶玩因果遊戲時,父母也可以和寶寶交換角色,由父母想象結果,寶寶問問題。

本階段寶寶智能發育測試

3歲的寶寶已經是個小大人了,已經會做許多的事情。看看寶寶能否通過下麵的測試吧。

大動作

父母先做出雙腳同時離開地麵跳起動作,然後鼓勵寶寶模仿,觀察寶寶能否雙腳同時離開地麵跳起。結果寶寶能雙腳同時離開地麵,並同時落地2次以上,則表明寶寶達到36個月智能發育標準。

認知能力

寶寶對左右有了深刻的認識,如父母可以讓玩具車、泰迪熊和寶寶排排坐,然後分別問寶寶,“誰坐在你的左邊”或“誰站在你的右邊”等問題,讓寶寶經過思考後便能給出正確的答案,則表明寶寶達到36個月智能發育標準。

言語交流

寶寶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父母可以詢問寶寶:“你叫什麼名字?”

寶寶能正確地回答自己的名字,詢問寶寶:“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寶寶能正確回答出自己的性別,則表明寶寶達到36個月智能發育標準。

情緒與社會行為

當寶寶和玩伴在一起時,開始懂得遵守規則,不再自顧自玩,也喜歡玩過家家或打仗之類的遊戲。玩積木或堆沙時也會設計各種形狀,換句話說,寶寶已經會玩需要判斷力的遊戲了,也表明寶寶達到36個月智能發育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