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米國馬薩塞爾州波頓都市區的麻神理工學院,全世界優秀的學子雲集於此,就如他們一位教授說的“在這裏隻有優秀和不優秀,我們拒絕一般和平庸”。
在這裏,緊張的學習被譽為“壓力鍋”,新生們第一學期上的課都不給以字母表示的成績,隻給打“通過”或“不通過”。這無疑是校方盡力想給學生們緩解點壓力的結果。[在3s,即study(學習)、sleep(睡覺)、social activities(社會活動)中,一般的學生隻能做到兩個,如果有誰三個都能做到那就是一個“超人”。
在繁重的學習中,大家都在“夾縫裏求生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你會看到有人在跑步機上邊跑邊看,“24小時房間”有著看書、查資料和小憩的人,這裏的學生讀起書來不管時間,睡起覺來也不管空間,學習的刻苦程度也屬罕見。
彥哲是一個來自於東方華夏國的留學生,具有典型的東方人麵孔,黑色的毛發和眼睛,挺直的鼻梁,由於長期堅持練習華夏武術,體型看起來精壯而靈活,散發著年輕的朝氣。
他每日早上練習華夏國古老的武術,按時聽教授講課,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像海綿一樣高效的吸收知識。課餘時間,求靜則在單人寢室練習書法,思動則外出采風作畫,按照他的說法:“忙時要有悠閑的生活趣味”。
於是凡是課餘和節假日時間均在學校找不到他的身影,波頓市附近的查爾斯河,尼本賽特河,神秘河,切爾西溪等怡人風景區遍布他的腳印。即便如此,他在大部分優秀的學子的眼裏是個精力旺盛的“超人”,僅僅一年級就修完常人需要刻苦學習兩年學科知識的學分。
對於即將到來的一年級漫長夏假,莘莘學子們一般會繼續攻讀學業,同時做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而彥哲糾結於歸國去尋訪祖國大好河山,還是在米國尋訪名勝古跡。社會實踐活動計劃已經被擱置在大學三年級以後。
“超人”的稱號,麵上歸功於長期不懈的武術修行和書畫練習。華夏武術博大精深,習武可強身健體,書畫可修身養性,文武張弛之道也。
華夏武術傳承久遠。華夏先祖生存環境惡劣,洪荒凶獸猛禽個體強大,人類處於食物鏈的底端,先祖們不甘為“魚肉”,觀凶獸猛禽行為動作,憑借民族智慧開創了武術修煉體係,為生命的延續傳盡薪火,武術成為維係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承載華夏兒女基因構成的魄,武術從身到心、由體魄到靈魂得到升華。
然而科技革命時代,武術逐漸淡出,淪為表演謀生娛樂大眾的手段,令人歎息不已。
彥哲修習的武術來源一本泛黃的拳譜。兒時從家裏的一堆舊書中翻出,上麵有文字也有圖譜,自從發現了這本書後,便如獲至寶,勤加練習。家裏的父親是個老師,族譜傳承幾代書香門第,幾次問到拳譜的由來也搞不明白,依稀記得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具體哪個年代不可考證。
發現本拳譜的時候裏麵還夾著一塊骨板。這塊骨板不到小孩巴掌大,薄而不厚,材質有些像精心打磨過的牛角,形狀不規則,近似於長方形,頂端有一個小孔,觸摸起來光滑溫潤,顏色泛黃,散發出濃厚的神秘氣息,看起來像一塊薄玉。父親發現後以為是寶玉,結果經鑒定不知道是什麼物種的骨骼製成,便又交給了小彥哲。
小彥哲把這塊骨板當做拳譜的書簽使用,後來拳譜看得熟了,從骨板的小孔中穿上了一根結實的線,掛在了胸前。
自從照著拳譜練習以後,小彥哲精力充沛,從不生病,更奇異的是學習的時候過目不忘,思路敏捷,一家子暗暗稱奇,將此歸功於華夏武術的神秘,也由著他習武了。
這讀書學習聰慧、高效的特點,造就了一個學霸,考上了世界一流的的麻神理工學院,令人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