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公曆進入八一五年以後,突契草原上的戰事就不曾停歇過。
杜樂河一戰之後,合撒汗與徹尓列之間的戰略關係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前徹尓列是處於優勢之中,甚至可以說是絕對優勢,因此突契的各個部落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必須向徹尓列屈膝。可經過這一戰之後,雖然徹尓列在整體上仍然處於優勢,但是人們心中卻燃起了希望的火苗。因為他們察覺到合撒的實力其實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強了不少,如果合撒的實力更加壯大以後,那麼戰爭的勝負天平就有可能傾向於合撒這一邊。如此一來,能夠讓自己的部落成為扭轉雙方戰力比的關鍵,顯然可以強化自己部落將來的地位。由此有許多部落都開始暗中與合撒接觸,其中有些幹脆直接倒向了合撒一邊,大多數也已經處於首鼠兩端的態勢之中。
根據這個狀況,帖蒙向合撒進言,希望能夠采用以戰爭輔助外交的手段,盡可能多的促使更多的部落倒向自己這邊。
對於帖蒙的建議合撒一向是言聽計從的,要辦這件事唯一的障礙就是在這個時候絹之國的態度出現了一些搖擺。合撒的崛起速度過快,顯然是絹之國不願意看到的狀況,因此絹之國有意無意的開始限製合撒的發展速度。對於絹之國的這個做法合撒能夠理解,卻非常不滿。不過帖蒙對此的反應倒是沒有那麼激烈,在他看來,絹之國已經給予合撒不少物質上的幫助了,如果能夠好好利用現在的局勢,即便沒有絹之國的協助,合撒一樣能夠完成突契的重新統一,這樣的話合撒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出是憑借自己的力量統一突契的而非借助絹之國的力量,對於崇尚英雄的突契人來說這樣反而更加光明正大,合撒的地位也會更加穩固些。
為了能夠盡快實現統一突契的目標,帖蒙馬不停蹄地四處征討,連續二十六場戰鬥全部取得了勝利,由此使得超過四十個部落效忠於合撒,從而使得合撒的勢力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可是於此同時,一個奇怪的流言開始在龍城裏流行起來:天上沒有兩個太陽,地上也隻有一個君王。
這本來是一首流傳甚廣的長詩中的一句,在突契也是早就廣為傳頌了的,可是這句話在這個時候傳了出來,讓人不得不懷疑這背後的隱喻是什麼。
大家對於這句詩的具體所指有兩種猜測,其一是說突契如今的大汗雖然是合撒,可是別列齊格爾的兒子蒙塔那什爾在法統上更具有繼承大汗的資格。雖然突契一向更注重於實力,可在合撒的帳下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對於阿比契力爾的忠誠才投效過來的,在他們的眼裏蒙塔那什爾才是真正該繼承大汗的人。那麼這句話很有可能就是蒙塔那什爾的母親別列齊格爾傳出來的;其二就是暗指合撒雖然表麵上是突契大汗,但是軍政大權全都在帖蒙的手中掌握著,因此帖蒙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真正王者。如果這才是這句詩句的所指的話,那麼最有可能傳出這個流言的人就是帖蒙的父親徹尓列,他希望用這句話在合撒集團之中製造分裂和混亂。
對於這種無稽之談,合撒本來是一笑置之的,可是這個流言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最後甚至連他的後宮都傳遍了,這讓合撒察覺到了必須站出來加以幹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