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的第三階段就是發起進攻了。經過一天的行軍,帕斯軍在入夜時分欺近了古拉巴爾恰山西側。經過短暫的偵察,阿蘭特蘭獲悉古拉巴爾恰山的弗蘭克軍大約有一萬七千人左右,其餘各方麵都和那個名叫容巴克的弗蘭克士官說的一樣,這比預想的略微多了一點,但是阿蘭特蘭不以為意,因為偵察兵同時也回報了對方完全沒有戒備的樣子。阿蘭特蘭知道時間緊迫,就連他本人也無法判斷自己至今的軍事行動有沒有被弗蘭克軍察覺,必須趕在對方獲悉自己行蹤之前發動進攻,所以他當即下令騎兵隊展開攻擊。
阿蘭特蘭一馬當先衝在了隊伍的最前頭——麵對三倍於己的敵軍,即便帕斯騎兵英勇善戰,也需要自己來鼓舞士氣。阿蘭特蘭充分展現了他作為巴丹那領侍衛隊長的武勇,即便如今的他已經年近半百,可是他的攻擊之苛烈就連最年輕力壯的勇士都要為之汗顏。
以戰士們的體格而言,弗蘭克軍是略微占優的,但是這區別在阿蘭特蘭的武藝麵前,就像用紙片來防禦弓箭一樣無效,更不用說是在遭到突然襲擊時了。
用糧草車壘起來的鹿砦牆麵在騎兵的衝擊下很快就散亂成了一段一段,帕斯騎兵從這些空隙中湧了進去,揮動手中的馬刀將試圖阻擋在他們麵前的弗蘭克士兵砍成兩段,同時趁機四處放火來擴大混亂。
作戰行動至此獲得了完全的成功,阿蘭特蘭自己都沒有料到事情能夠如此順利,接下來如果能夠平安把這支奇襲的部隊帶回巴諾爾要塞的話,那麼這一戰就足以載入史冊,阿蘭特蘭的名字也會成為後世用兵家仰慕的一座高山了。
可是事情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偏差。首先察覺到這一點的就是阿蘭特蘭本人,因為他注意到弗蘭克軍的抵抗意誌太差,如果這是攸關全軍生死的糧食的話,那麼守將必定會拚死督促軍隊抵抗,盡一切可能保住糧食,但是現在弗蘭克軍卻像潮水一樣往後退,這個現象太不符合現實了。其次就是阿蘭特蘭注意到被帕斯軍焚毀的糧食燒得太快了,的確在帕斯軍攜帶的引火物的助燃下糧食會燃燒得很快,可是曆經多次戰爭的阿蘭特蘭能夠清楚的分辨兩者之間的差別。阿蘭特蘭用手中的刀插向燃燒著的糧食袋,然後手腕一翻,裏麵正在燃燒的東西便閃動著火光灑了出來!
是樹枝和幹草!
阿蘭特蘭瞬間覺得腦子裏一片空白,之前所有的作戰計劃和之後的作戰計劃都像在地震中的壁畫一樣一片一片的剝落了——這整個屯糧點都是假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之前自己所獲得的情報全部都是假的!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是敵軍精心設計的圈套,為的就是吸引自己踏入這個陷阱!
“全軍!撤退!”雖然全身上下都被這種挫敗感所籠罩,可阿蘭特蘭沒有忘記自己作為武將的職責,即便是已經踏入陷阱,至少應該盡可能讓自己的部下擺脫被敵軍包圍殲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