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達達蘭的疑慮,讓他沒有從一開始就把全部兵力投入到這次的行動之中——在達達蘭安排此次突襲的時候,他留下了一萬人馬隱蔽了起來,如果達達蘭的本陣行動順利,那麼這支部隊就可以當做他撤退時的伏兵,直接把辛德拉的追兵給阻截住;如果行動不利,那麼達達蘭可以再次投入這支部隊將辛德拉的軍隊再次攪亂,從而為自己贏得最關鍵的時機。
很可惜的一點是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由於也必修的出現使得達達蘭的斬首計劃在即將成功的節點上功虧一簣,而且即便當時達達蘭把這支部隊調出也已經無法改變當時的戰況,不過好在這支部隊總算還是有它的用武之地,那就是解救他們的主帥。
巴丹那援軍的到來對於辛德拉軍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原本他們士氣的重組就是在也必修的奮戰之後才勉強恢複的,對於巴丹那軍隊的恐懼心理仍然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此時又有一萬敵軍衝殺過來,辛德拉軍的士氣瞬間便跌落到了穀底。原本辛德拉軍再怎麼不濟,也有五倍於敵軍的比例,再加上也必修的部隊,幾乎達到了六比一的優勢,可現在瞬間就降落到了不到三比一,就算是辛德拉的將領們也覺得難以承受,就更不用說士兵們的心情了。
辛德拉的軍隊就像豆腐被切開一樣四散奔逃,而這種狀況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繼續擴大。現在的情形再次發生了逆轉,也必修的國克步兵團雖然在戰鬥能力上壓過了達達蘭的軍隊,可是他們在數量上卻並不占優勢,如果被前後夾擊的話那麼情況就會更加糟糕。
現在輪到也必修決定該何去何從了。
出人意料的是,也必修突然把手中的長鞭一鬆,整個人向後跳了開去。達達蘭倒差一點因此而從馬上摔下去。
“我的名字叫也必修,你要記住了!你是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再見了。希望下次還能有機會與你交手!”也必修扔下了這句話便躍入了己方的人群之中。
達達蘭見了也隻好苦笑了一下,朗聲說道:“你去告訴特拉格,他膽敢背叛盟約和巴丹那領開戰,我一定會取下他的人頭讓世人知道無恥之徒的下場!”
也必修沒有回答,雖然達達蘭的話他聽得一清二楚,可是他可不打算把這話轉告給特拉格國王。事實上也必修會如此爽快地放棄對達達蘭的攻擊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之前的計劃之中也必修的任務並不是擊殺達達蘭,而是拖住達達蘭。因為根據也諾比安達路的預計,也必修是無法戰勝達達蘭的,因而也必修隻要能拖住達達蘭讓其陷入包圍之中就算是達成了目的。之後刺殺達達蘭的工作應該是由也諾比安達路本人來完成的。可是現在的現實和預計完全不同,也諾比安達路根本就沒有露麵,而達達蘭顯然也有第二手的準備。也必修並不打算做計劃外的工作,而且以他本人的脾氣其實是不願意聽命於特拉格國王的——波爾丹國處於遠離辛德拉的權力中心的崇山峻嶺之中,就算得罪了特拉格,特拉格對波爾丹國動武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而且即便特拉格真的這麼做了,波爾丹國也大可向自己的鄰國吐蕃求救,比起辛德拉來,吐蕃不但距離波爾丹國更近,而且也更適合在高地作戰。如果不是自己的父親秉承了曆代先王的意誌繼續臣服於辛德拉的話,也必修很有可能建議自己的父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