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 內外合擊(1 / 2)

伍思成念到這裏,整個場麵完全失控了,朝臣們個個義憤填膺,尤其是宰相邱逸儒更是怒不可遏,他張開雙臂大聲疾呼:“皇上!皇上!王漢新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若是不將其正法,我朝便再無顏麵說尚有法度了!”

邱逸儒的話引來了大家的一致支持,群臣紛紛附和,一個個都拿出了慷慨赴死的勁頭,齊刷刷跪倒在劉龑駕前請命。

其實昨天劉龑就是看到這裏把奏章給扔了的,可是如今時過境遷,從上往下看著朝臣們的反應,如今倒成了一種樂趣。劉龑在心裏說:王漢新這小子讓人著急上火的本事一定是天生的,看這滿朝文武都被他點著了。

此時一直冷眼旁觀的門下侍中,兵部尚書薛伯仁撚著胡須,慢慢踱到了眾臣前麵,開口道:“陛下。王漢新口出大逆不道之言,是可忍孰不可忍,微臣請旨親帥大軍前往討伐王漢新!”

薛伯仁的聲音並不高,可是卻讓殿中的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這是隻有領軍打仗的武將才能做得到的。

劉龑看了看他,心裏明白了他為何會站出來說這句話,便順勢道:“薛愛卿有此雄心壯誌,朕心甚慰。隻是愛卿已經年近花甲,且腿腳不便,這征伐之事恐怕太過操勞了。”

薛伯仁聽劉龑這麼說,便道:“啟稟皇上,若是微臣不去的話,曆數我朝上下,恐怕隻有忠義郡王一人能夠與之抗衡了,其他如蘇成棟大人遠在遼東,高定邊大人則是王漢新的義兄,都難以勝任。”

薛伯仁和劉龑的這番話其實是在提醒這些叫囂著的朝臣們注意,放眼整個絹之國除了忠義郡王劉獻之外再難找出一個能與王漢新抗衡的武將,別說蘇成棟和高定邊與王漢新的交情莫逆,便是西域都護府的周嗣義和米益國都是王漢新的親信,如果王漢新真的要反,隻怕整個絹之國都能讓他掀個底朝天。

被薛伯仁兜頭澆了這麼一盆冷水,朝臣們忽然都安靜了下來。此時伍思成才道:“諸位大人,在下這兒還沒讀完呢。且等在下讀完這份奏章,諸位再做定奪如何?”

聽到伍思成的話,大家這才如夢初醒,紛紛站起身來回到自己的班內。

伍思成這才繼續念道:“臣知道臣這麼說一定會招來滿朝文武的強烈反對,可是事情往往推理到一個極致才能看出其本質來。試問如果臣真的這麼做了,請問有哪一位大臣敢站出來說由他出使吐蕃一定能把失去的土地和人民全都討要回來?臣相信沒有一個大臣敢下如此的包票。所以,吐蕃即便派使者前來,他們也不敢奢望我朝會把飛鷹堡和布爾還給他們。反觀臣現在的舉動,不費一兵一卒取得了天下少有的要塞飛鷹堡的控製權,也就等於把吐蕃的戰略空間至少壓後了數百裏之多。這無疑是在吐蕃東進的道路上打下了一顆釘子,使得格桑更加舉步維艱。吐蕃不消耗數萬人根本別想拔掉這顆釘子,因此懂得權衡利弊的格桑或許會因此而打消對我朝西南地區的覬覦之心,這樣不但不是破壞了我朝好不容易才得來的休養生息的機會,相反是確保了能夠更好的讓民力得到回複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