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道巴士拉底城的時候,阿魯法就已經整裝待發了。
今天是受降的日子,這一點上阿魯法至今還是不能完全釋懷,畢竟他最初的願望是跟隨父親一起打敗帕爾契軍的,如今卻要向昔日的敵人俯首稱臣,身為一個武將是必定唏噓不已的。
在等待受降的日子裏,阿魯法的日子過得一點都不輕鬆,他帶領部下平定了動亂的局勢,解放了被關押起來的眾多官員和貴族,讓整個城市重新恢複秩序。表麵上說起來很簡單,可執行起來卻要難上一萬倍。尤其是那些由他訓練出來的平民武裝就更是如此了,當初集結這些平民的是迪卡爾,訓練他們的是阿魯法,現在阿魯法卻殺了國王迪卡爾,並且要平定這些人引發的混亂,並且要將他們解除武裝——既然決定投降了,這些臨時組建的部隊自然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這些人對阿魯法的不滿是不言而喻的。為了能夠安撫這些人的情緒,阿魯法耗盡了心力。而對於那些被他釋放出來的官員和貴族們,阿魯法則感到追悔莫及。由於兵變而引發的混亂自然波及到了全城,因此這些官員的家裏幾乎無一例外的曾經遭受過亂兵的洗劫,他們的妻女都遭到了淩辱,而這些貴族官員們完全不記得多虧了阿魯法他們才能免除牢獄之災,一個個的整天圍在阿魯法的府邸前要討回那些被亂兵擄掠走的財物,還他們妻女一個公道。阿魯法當然不能致剛剛平定的局麵於不顧去向那些心懷不滿的亂兵清算舊賬,更沒有力量去查明每一筆被劫掠的財富的去向,因此單單對付這些人的抗議就已經夠阿魯法喝一壺的了。相對而言讓阿魯法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他向這些人提出投降帕爾契的決定時,這些人卻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這也更進一步加深了阿魯法覺得阿魯巴尼亞確實到了應該滅亡的時候的觀點。
應該說能夠把巴士拉底的亂局平定下來並且維持到今天,阿魯法功不可沒,畢竟在此之前他並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能夠盡可能避免流血將混亂平定已經是他的能力極限了,可在後世的曆史學家和當世的阿魯巴尼亞人眼裏阿魯法依然是個殘酷的弑君者。當然,阿魯法本人是一早就做好了成為千夫所指的弑君者的惡名,因此對於這種誹謗他在他的有生之年並沒有提出什麼反駁。
阿魯法點齊了舉行受降儀式士兵,隨行的各級文武官員,以及被抓捕起來作為俘虜獻給帕爾契軍的阿魯巴尼亞王室成員們,將留守的工作交給契卡將軍以後,阿魯法便出了城。
再次回到這個城池裏的時候,自己就將是帕爾契的國民了。阿魯法苦笑著回過頭來看了一眼巴士拉底,也看了一眼城頭上飄揚的阿魯巴尼亞軍旗。
此時李天昊的四萬大軍已經在城外整好隊列等待著他的到來了。
阿魯法與李天昊曾經交手數次,卻是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離上看到李天昊本人。李天昊的長相是讓人一眼見到便不會再次忘卻的。正如傳言描述的那樣,他那雙顏色不同的眼睛,和他臉上三條動物爪痕是最明顯的特征,不過阿魯法更加注意到的是李天昊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氣勢,哪怕他的長相並不出眾,卻依然讓阿魯法有一種撲麵而來的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