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間阿比契力爾究竟做錯了多少決定,這是多年以後戰史學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許多人認為阿比契力爾在這一戰中大失水準,完全不像他之前作戰時的風采。就比如如果是在以前的戰事之中,他一定會識破王漢新掛出來的紅色燈籠根本就是個誘敵之計。
事實上除了一開始的五支箭作為號令以外,王漢新就已經失去對部隊的控製權了。他對部隊下達的唯一命令就是遇見敵軍阻止就打,遇到敵軍反攻就分割開來後再打,遇到友軍就集合起來一起打,僅此三條而已。他在山頭上張著燈籠的目的其實就是吸引阿比契力爾的注意。
如果阿比契力爾的頭腦還保持著清醒,那麼他就會注意到在這樣的黑夜之中絹之國軍隊的確很容易根據燈籠的指示來行動,可是王漢新卻根本不可能在這種一片漆黑的環境下隨時掌握部隊的情況,那也就談不上做出正確的指揮了。
王漢新在這一仗中最為成功的一點,就是他及時察覺到了阿比契力爾身上發生的變化。他從阿比契力爾的反應看出了巴德爾在他心目中占據的分量。如果阿比契力爾能夠果斷舍棄巴德爾轉而進攻其他地點,那反而會使得王漢新大為頭疼,可是他卻沒有這麼做,他全力攻擊有重兵把守的絹之國關隘,造成了突契軍大量的傷亡,這說明阿比契力爾犯了兵法上的大忌:不可怒而興師。對巴德爾的牽掛幹擾了他的正常判斷。那麼可以想見一旦絹之國軍隊全麵進攻以後,阿比契力爾一定會明白過來巴德爾已經失敗或者戰死,在這種情況下他非但不會就此撤軍,反而有可能竭力攻擊為巴德爾報仇,而他的目標自然非王漢新莫屬了。因此王漢新才特意弄出個燈籠陣來,為的就是釣阿比契力爾上鉤,而阿比契力爾果然如他所料徑直殺了過來。
即使是王漢新精心準備好了陷阱,可是在阿比契力爾親自率隊的進攻麵前,依然被打得落花流水。大量的人命齊刷刷地被阿比契力爾送進了鬼門關,可是王漢新卻依然端坐在馬上沒有發出任何指令。
王漢新當然不是犯傻,他隻是在確認來者的身份而已。隨著阿比契力爾越來越近,就算隻有昏暗的燈光也能清楚的分辨出他的身份。
“阿比契力爾!光會殺士兵算什麼本事!王漢新在此!”王漢新大聲斷喝道。
果不其然,被他這麼一喝,阿比契力爾立即如同一頭猛虎一樣衝了過來:“我正要找你呢,王漢新!看我砍下你的人頭!”
可惜阿比契力爾並沒有能到達王漢新的麵前,因為他的麵前出現了另一條身影。
即便是在黑夜之中來者的白皙皮膚也立即喚醒了阿比契力爾的記憶:“是你!”
“沒錯!今天我們誰勝誰負呢?”飛羽狼一邊說一邊連連向阿比契力爾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