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 各方角逐(2 / 2)

格桑連連點頭稱是:“正是如此,為了防止他這種做法引來絹之國的不滿,所以才派使者來試圖拉我們下水。他明白我們和他一樣早就覬覦這塊土地了,隻不過沒有機會下手罷了。如果我們也陳兵於邊境,那麼絹之國將麵臨四麵楚歌的窘境,那樣他們就不得不放低姿態來請求我們兩國的協助以便打敗突契了。隻要是借用了我們兩國的力量打敗了突契,不管實際上我們有沒有出力,隻要不是背後捅絹之國一刀,那麼絹之國必定要向我們兩國表示感謝,而這個時候也就是我們向絹之國索要其西域利益的最佳時機了。”

羅得薩恩笑道:“隻要我們處理得當,甚至不需要消耗一兵一卒,就可以順利染指西域地區,並且重新掌控這片土地。今後西域將是我吐蕃,帕斯和絹之國共有的局麵,這個時候絹之國即使想要再次奪回這裏的統治權也必須顧忌我們兩國的反應,商路帶來的利益分配也必定是我們三國共同商議決定了。”

“真要感謝阿比契力爾,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羅得薩恩道:“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萬一突契和絹之國打了旗鼓相當,戰事拖延,那麼我們兩國就必須亮明立場,這個時候如果不出兵相助恐怕就很難說得過去了。還有,拜巴斯巴恩的代理如果在這個時候頭腦發熱,選擇站在了突契一邊,則我方的態度就很重要了。關於這一點,還請讚普三思。”

格桑聽了以後點點頭道:“你提醒得好。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站在絹之國的一方。假如帕斯站到了突契一方,而我方站在絹之國一方,則戰局依然可以維持均勢。盡管帕斯帝國的強大軍隊在整個大陸都有名氣,但是他們在東線的兵力不會比我們多,後方的部隊要調集而來又太費力,距離較短的我軍占據著優勢。隻要能與之持平,則戰爭結束後我們可以賣個更大的人情給絹之國。反之如果我們也站到了突契一方,則絹之國必敗,那樣商路會再次斷絕,這不但對於帕斯不利,對於我們也沒有任何好處,而且萬一出現奇跡絹之國贏了,則絹之國必然不會同時與三個國家為敵,可以想見的是它絕不會和突契媾和,而帕斯帝國處於商路最關鍵的位置,與之媾和的好處明顯比我國要多得多,因此聯合帕斯是必然的,而與我國媾和的可能卻很低。而且,我國與絹之國接壤的地方過於綿長,如果絹之國真的與我為敵,恐怕我們對付起來也會十分的吃力。”

“讚普明鑒,您能如此頭腦清晰的分析各國之間的大局,微臣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了。”羅得薩恩恭敬的行了一個禮表達自己的欽佩之情。

格桑笑了笑道:“那麼我們接下來就商量一下具體的事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