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 帕爾契的反擊(2 / 2)

緊接著魏鬆就帶著五萬後備軍,連同吉姆達的四千多人一起從孟菲斯城出發,沿著難羅河西岸挺進,朝著沿途的敵軍發起猛烈的進攻。與此同時,由海克托爾帶領的一萬五千精兵也從圖爾要塞繞道馬蘭斯特港,然後直插難羅河東岸,與穆勒的騎兵對東岸的敵軍形成了南北夾擊的態勢。

麵對這如同洪水一般洶湧而來的進攻,別說登陸的隻有兩萬名阿魯巴尼亞與亞基的聯合部隊,就算是與帕爾契軍數量相當的精銳部隊也會覺得難以應付。

戰線拉得太長的阿魯巴尼亞軍由於各自忙於四處掠奪,根本就無法形成合力,結果在帕爾契的突然進攻之下就成了一道道開胃小菜被吃掉了;而那些由貴族組成的軍團則保持著較高的作戰意誌,可惜他們的作戰技能與意誌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在帕爾契軍的軍刀長矛麵前,他們隻是一群束手等待屠宰的羔羊而已。貴族軍團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們之中絕少出現投降者,幾乎清一色的戰死在了戰場之上,當然這也有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在敵前安全撤離的原因在內。

隻有塞爾達的直屬部隊在臨敵之際保持了鎮靜,他們有序的互相掩護著開始後撤,並且在僅僅付出極小的傷亡之後便全部撤退到了船上,然後一路向北逃遁。

這次成功的撤退幕後最大的功臣就是塞爾達。早知會遭遇失敗的他把撤退案準備得十分充分,由此缺乏水上力量的(塔塔爾的船隊在阻止阿魯巴尼亞艦隊侵入難羅河之際已經全部焚毀)魏鬆隻能望河興歎,目送著塞爾達逃脫而去。

但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當阿魯巴尼亞艦隊退到難羅河入海口之際才驚覺,原本龜縮在亞利仙達港內的帕爾契第一艦隊竟然主動出擊,試圖封鎖出海口,把阿魯巴尼亞艦隊全殲!

留守在亞利仙達港內的塔塔爾把整座港口守得固若金湯,毫無破綻,因為缺乏兵力的塞爾達壓根兒就沒打算強攻這座要塞一般的港口。可是塔塔爾並不甘心僅僅保住這座港口而已,他和第一艦隊的司令官,原本是海盜出身的康吉利爾商議之後決定在友軍發起反擊,敵軍準備撤退之際出動艦隊加以截擊,從而盡可能的打擊阿魯巴尼亞的狄啟爾海艦隊,為帕爾契獲取該海域內的優勢積攢本錢。

幸好阿魯巴尼亞艦隊留有相當數量的艦隻在入海口處,而帕爾契第一艦隊的編製工作還沒有全部完成,因此雙方在難羅河入海口處展開了激戰,而數量居於劣勢的阿魯巴尼亞艦隊隻能苦苦支撐,等待友軍的到來。

塞爾達的敗兵到來,給戰場態勢帶來了一次轉機,得到援軍以後的阿魯巴尼亞艦隊在數量上占據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