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六 口袋陣(1 / 2)

由於絹之國早有準備,阿比契力爾開始朝太原經略府所轄的朔州發動進攻時,仗打得異常的艱苦。

本來太原經略府在劉獻之的經營之下,防禦體係就十分牢固,再加上對阿比契力爾此次發動進攻的預判,劉獻之早早就把太原經略府的軍隊調動完畢,組成了一張巨網,突契大軍簡直就像是一頭撞進網裏一樣難以施展拳腳。

麵對朔州的嚴密防禦,阿比契力爾不急不躁,步步為營,一點一滴地將對方的防禦網撕破,這麼做當然會消耗掉大量的時間,突契騎兵的機動力在這裏幾乎好無用武之地。鏖戰一個月以後,突契軍終於肅清了朔州城周邊的防禦體係,將朔州團團包圍起來。但是阿比契力爾並沒有對堅固的朔州城發動進攻,而是開始繼續向南進兵,兵鋒直指太原的門戶忻州。

阿比契力爾的這一舉動讓劉獻之陷入了沉思之中。突契軍的行為不合常理,忻州雖然重要,但是朔州扼守著交通要道,如果不把朔州打掉就貿然進攻忻州的話,很有可能會打成持久戰,時間太長對突契一方顯然是不利的,一旦被絹之國集結兵力合圍起來,而朔州又在絹之國的手中的話,突契軍就會陷入四麵楚歌的窘境。阿比契力爾作為身經百戰的突契大汗不可能不明白這層道理,難道他是想連忻州也繞過,直接攻擊太原府嗎?

這簡直不是軍事行動,而是單純的軍事冒險了。突契軍的戰線拉得這麼長,也就意味著實際攻擊太原府的兵力不會很多,那樣的話要攻陷太原府幾乎是不可能的,反而會讓突契軍變成可以各個擊破的對象。阿比契力爾一定不會幹這種蠢事,劉獻之很快否定了這種推論。

劉獻之在作戰地圖麵前反複琢磨,如果說他打算一路南下的話,不拿下太原府是不可能順利的向其他戰略重鎮進攻的。又或許他打算調轉兵鋒往東直撲代州?這也不可能,代州早有準備,而且如果要攻擊代州的話,就應該在包圍朔州的同時立即揮軍東進才是上策,如今早已經失去了先機了。劉獻之思來想去不得要領,可是直覺告訴他阿比契力爾這麼做一定有別的企圖,隻是自己一時之間還參悟不到。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命郝曼才率領五千弓弩手馳援忻州,加強那裏的防守;又命韓健隆和司徒伯通各領三千人馬前往忻州的東西兩翼,沿途設立瞭望哨,以防阿比契力爾偷襲忻州的側後;另由葛博齡率領騎兵部隊隨時待命,一旦出現突發狀況便立即馳援該處爭取自己調兵遣將的時機。做了這些安排以後劉獻之還是不放心,又下令各處屯糧點加強戒備,嚴防突契遊擊騎兵的襲擊破壞。

做完這些安排以後,劉獻之才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北邊被圍困的朔州城上來。根據情報突契這一次大舉進攻的兵力達到了近三十萬,其中有十萬左右應該是在幽州方向牽製,剩下的兵力則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的防區之上。但是朔州城的堅固程度以突契軍那微薄的攻城設備想要攻陷幾乎是不可能,就算能夠成功,那也隻能是長期圍困後因饑餓而陷落,可是朔州城的糧食可以支撐至少八個月,隻要守將不要犯下致命錯誤讓糧食被毀,在朔州糧食耗盡之前,朝廷的援軍一定會趕到,到時候自己便可以發動反擊將突契軍趕出自己的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