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六 拖延戰術(2 / 2)

被米福拉軍截斷的厄爾莫德河為何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潰壩?這當然是達達蘭的傑作。在他察覺到米福拉的計劃以後,便派出了一千名精兵逆流而上尋找米福拉軍築壩的地點,目標就是破壞這座壩。就結果而言他們幹得恰到好處,但這卻完全是出於偶然。這一千精兵好不容易打敗了駐守壩上的米福拉軍,成功鑿開了河壩,卻讓洪峰在最佳時機到達了戰場的位置。

不過辛德拉軍中也有一萬多人因為追擊過快而被卷入了洪流之中喪命,可這對於整體戰局而言無傷大雅。此時北岸的辛德拉軍對米福拉軍有七比一的優勢,而這兩萬孤立無援的米福拉軍幾乎全部選擇了投降。

在南岸米福拉軍的形勢也好不到哪去。在達達蘭的五萬大軍猛攻之下,南岸的米福拉軍紛紛潰散,還沒等米福拉帶著那兩萬人登上南岸,南岸的七萬多人就已經逃走了一半。

達達蘭眼見得厄爾莫德河水位暴漲實在是喜出望外,立即派出一支分隊去阻止剛上岸的米福拉軍,自己則加快了驅趕敗退敵軍的速度。在他那切實有效的攻擊之下,這些老弱殘兵成了單方麵屠戮的對象,在黑夜中再也組不成軍隊,發瘋似的朝南方奔逃而去。

此時達達蘭才調回頭來開始朝著米福拉本隊進攻,到了這個份上,米福拉軍哪裏還有戰意?即便是最精銳的象兵部隊也隻是沒命的催動大象狂奔,根本不顧忌前方的是友軍還是敵軍,更何況是其他部隊?

戰到天明時分,米福拉軍完全敗北,整個戰場上留下了三萬多具屍體。經過這一仗後,米福拉損失了十六萬以上的軍隊,身邊僅剩下不到三千名士兵一路往南撤退;而辛德拉軍也損失了近五萬人,而且象兵幾乎全部被消耗掉了;隻有達達蘭率領的帕斯軍損失微乎其微,這一夜的戰鬥中隻損失了八百人不到,另有兩千餘人受傷,其中還有一些是黑夜中被友軍誤傷所致。

按照特拉格意思,當然應該是乘勝追擊才是,可是達達蘭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達達蘭認為以目前辛德拉軍的作戰能力根本不適合遠征到米福拉的老窩,即便勉強為之也隻是白白消耗國力,卻未必能消滅掉米福拉。以米福拉經營多年的基礎,他擁有南部諸候們的效忠,而且擁有眾多海上貿易港口,隻要這些諸侯還在為他提供兵源,港口的商船為他提供金錢援助和物資援助,那麼米福拉就擁有了近乎無止境的恢複能力。而反觀辛德拉一邊如果這次遠征失敗,其恢複能力將遠不如米福拉來得快,因此不應該在已經大勝的情況下窮追不舍,而是著力於收複失地,擴大國王的影響力和威懾力,爭取更多諸侯的效忠,同時組建海軍,逐步扼殺米福拉的海上貿易線路,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扼殺米福拉東山再起的機會。

特拉格對於達達蘭的說法並不能完全認同,但是畢竟自己這一仗能打贏完全是靠達達蘭和帕斯軍的幫助,因此他也隻好賣達達蘭一個麵子,按照他的計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