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巴諾爾這家夥在幹什麼啊?!慢吞吞的。”左翼的指揮官希爾門眼見著中路軍進攻不利,忍不住大聲咒罵道。本來他們倆就屬於不同的陣營,古格讓自己負責佯攻,把主攻的任務交給修巴諾爾就領希爾門非常不爽,現在看到修巴諾爾的窘境,希爾門便想著如何突破敵軍右翼改變戰局了。因為那麼一來最大的功勞顯然就是他的了,而且在開始進攻以後他也明顯感覺到了巴丹那軍的右翼真的很弱,隻要自己稍加調整就能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希爾門的個人努力給戰局帶來了第一個變化。他將部下們重新整合成了兩千人一隊,然後分幾個點下手,朝著巴丹那軍右翼輪番突擊,效果十分顯著。這些私人武裝的戰鬥力一旦發揮出來,立即形成了巨大的威脅,逼得巴丹那軍的右翼連連後退,就連陣型也開始出現了鬆動的跡象。
希爾門一見有破綻,更不放鬆,立即組織力量開始猛攻,如果不是他的部下缺乏配合沒能將他的作戰意圖施展開來的話,恐怕巴丹那軍的右翼就會因此而敗走了。
隨著巴丹那軍的右翼不斷後退,帕斯軍也就不自覺的開始向這個方向湧入。中級軍官們的想法很合理——既然敵右路開始退卻,那當然應該貼上去夾攻敵中路才是。
然而這正是古格將軍害怕出現的一幕,在這個過程中帕斯軍的聯動出現了問題,分屬於不同陣營的武裝在行動時並不能做到完美的聯動,破綻開始逐漸顯露出來。
就在這個當口,巴丹那軍的左翼突然開始了反擊。
本來帕斯軍的右翼進攻就是虛張聲勢,不痛不癢。相對的達達蘭指揮著騎兵部隊進退自如,幾乎沒有造成什麼損失,當然對帕斯軍的殺傷也極其有限。可是此刻達達蘭的騎兵部隊搖身一變,化身成了戰場上的煞星一般,猛烈的朝著帕斯軍右翼和中路的結合部發起了攻擊。
達達蘭到目前為止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可是他在這一戰中的表現卻足以說明了拜巴斯巴恩為什麼會如此重用他。他騎在馬上揮舞著長矛不斷刺殺敵兵,當長矛的柄上沾滿了人血而變得太滑時他就丟棄長矛,從身後跟隨的侍從兵那裏再拿一把長矛來繼續殺敵。他那一身黑色的戰甲和衣服配上黑色的頭巾和他那半張黑色臉頰,簡直就像一個幽靈出沒在戰場上,而他給敵軍造成的傷亡卻是那麼觸目驚心。
帕斯軍受到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對,達達蘭利用這個機會,專挑各部連接點下手,很快就在帕斯軍右翼與中路軍中殺出一條狹長的裂痕來。
這個時候從空中俯瞰戰場的話,就會看到巴丹那軍的左翼幾乎完全融入了帕斯軍中,而中路和右翼則與之形成了一條奇妙的斜線。
達達蘭的目標很明顯是直取敵軍首腦人物古格將軍而去的,但是古格對此早有所準備,那就是一直在後方指揮右翼的洪可利將軍,他的真正任務是帶領一支精銳部隊準備從達達蘭的側翼發起進攻,包圍並殲滅這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