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六 遲到的出擊(1 / 2)

按照拜巴斯巴恩的計劃,他秘密集結了巴丹那領內七成的兵力以及能夠供應這支軍隊一路打到帕斯王城的糧食輜重,為的就是在亂局一開始的時候立即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將對方的力量擊潰,從而將國家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但是他的計劃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必須等對方先動手。他料定各派權臣都不會坐視國王珀農卡爾如此行事,可是由於權臣們本身也是矛盾重重,因此他們起事的具體日子前後浮動是相當大的。拜巴斯巴恩的問題就在於他不能在他們動手前就出兵,否則就會被栽上一個興兵叛亂的罪名,反之則是平亂的功臣,兩者的差距何止天壤之別。有人說他完全可以寫信警告國王可能的叛亂,可是珀農卡爾一世國王實際的權力太小,就算他知道了也無能為力,反而有可能因為這封書信落人口實,為此他必須耐住性子伺機而動,結果在他等待的時候發生了安巴爾圖裏叛亂事件。

這件突發狀況徹底打亂了拜巴斯巴恩的計劃。他的計劃前提就是背後都是盟友,如果西域地區易主成了安巴爾圖裏的話,那他就必須增派兵力在邊境上以防不測,那樣一來整個兵力配比就必須重新調整,甚至作戰計劃也要受到很大影響。

在仔細分析了局勢以後,拜巴斯巴恩也得出了安巴爾圖裏不可能持久的判斷,可這對於他沒有絲毫幫助。因為就算阿比契力爾動手再快,拜巴斯巴恩也不可能讓自己的領地放空城去遠征王都,退一萬步說阿比契力爾行動神速將安巴爾圖裏一舉殲滅,他也不敢保證安巴爾圖裏的殘部不會逃入自己的領地內。而事實正如他所預料的,後來殘存的十三部眾和一部分拉曼德爾部眾確實被迫西遷進入了巴丹那領。

作為一個戰略家,拜巴斯巴恩不會傻到兩線作戰,並且將兩路都置於勝負難料的境地。他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出兵西域。

自從和阿比契力爾聯手瓜分了西突契汗國以後,他的間諜就不斷把西域地區的各類情報送到他的手上,因此拜巴斯巴恩對於這片土地的山川地貌,水源道路以及各國的情況了如指掌。在他的計劃中早就想好了如何在與吐蕃和絹之國共同對付突契時為自己掙得最多的領地和人口了。如今要出兵西域對他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況且他還有個幫助盟友阿比契力爾的大義名分。

唯一需要修訂的就是大軍的補給計劃,用多少時間平定安巴爾圖裏的叛亂,然後把政權移交給突契軍迅速撤軍回來,然後稍事休整就開始向王都進軍,這一來一回所需要增加的糧秣供應必須立即著手操辦才行。

計劃既定,拜巴斯巴恩立即開始行動,他讓達達蘭帶領一萬騎兵火速趕奔東部邊境,在那裏休整兩天後立即向西域的北部商路發起進攻,自己則帶領四萬主力晚一天出發,沿南商路攻擊。

可惜天不遂人願,當沸沸揚揚的巴丹那大軍開到邊境地區的時候,拜巴斯巴恩接到了兩條消息,兩條都不是好消息。

第一條是自己的動作慢了一步,阿比契力爾以急速行軍對安巴爾圖裏軍打動了迅猛進攻,已經血洗了高昌國並在沙海決戰中擊破安巴爾圖裏軍,安巴爾圖裏生死不明,部眾潰散。目前突契軍正掃蕩各地,並且搜索安巴爾圖裏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