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四 沙海決戰(1 / 2)

阿比契力爾的大軍勢如破竹,迅速席卷了各地。

在葉兒先奪取高昌國的同時,由右賢王巴德爾率領的兩萬右翼部隊洗劫了天山山脈沿線的十三部眾,將十三部的餘部殺了個片甲不留,但是卻沒有找到叛亂的十三部眾主力。

而阿比契力爾的主力則一路直取安巴爾圖裏,此時的安巴爾圖裏也慌了手腳,因為他的軍隊並沒有全部在手邊,而是在四處攻城略地。為此他用最快的速度召回了能召回的全部軍隊,其中也包括由迪米卡布爾帶領的十三部眾的主力,以及三萬多突契俘虜。

此時安巴爾圖裏必須要優先處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處理這三萬多名俘虜。安巴爾圖裏打心眼裏希望能說服這三萬人加入自己的陣營,他們都是突契正規軍,哪怕夠不上精銳的程度,起碼要比自己手下這些裝備落後,紀律鬆弛的烏合之眾要強得多。但問題出在這些部隊對於自己的忠誠度上,毫無疑問這裏麵有相當比例的人曾是當年他的部下,讓他們投入自己麾下並非不可能,可是其他的人就很難說了,尤其是當麵對阿比契力爾這樣強悍的對手時,士兵們究竟有沒有信心繼續戰鬥下去也是個問題。

思來想去安巴爾圖裏決定冒一次險,他親自對這些俘虜做了訓話,然後把武器還給他們,讓他們為自己而戰。這是一招險棋,安巴爾圖裏並不是真的信任這些士兵,而是因為如果他把這些俘虜全部殺掉,隻會引發部下們的反感,而且僅憑他手中的軍力也的確無法與阿比契力爾對抗,因此這幾乎成了他唯一的選擇,雖然他本人很不願意這麼選擇。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三萬多俘虜幾乎全部選擇了歸順,也許他們是害怕如果不歸順就會被安巴爾圖裏給殺掉吧。安巴爾圖裏不想去想些,反正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至少這些軍隊暫時臣服了自己,那麼他最好的選擇就是趁著部隊還沒有開始逃亡選擇與阿比契力爾決戰。

安巴爾圖裏沒有堅守,因為他的部隊士氣根本無法長期堅守,隻能利用數量尚多的時候維持著士氣進行野戰。將全部兵力湊在一起安巴爾圖裏擁有近七萬大軍,相比之下阿比契力爾的中路大軍隻有他的一半左右,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出戰,等到右翼的巴德爾和高昌的葉兒先彙合起來安巴爾圖裏就更加沒希望贏了。

兩軍最終在茫茫戈壁上遭遇上了。阿比契力爾根本就不給對手有喘息的機會,直接指揮著長途奔襲的疲憊之師展開了攻擊。這並非他有勇無謀,而是他敏銳的發現了對方的弱點,同時也避免了士兵發現對方的真是數量產生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這個時候安巴爾圖裏軍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他們固然也算是正規軍,但都是西域各個綠洲國家的軍隊,無論裝備、訓練、戰鬥能力還是士氣都無法於突契軍隊相提並論,更關鍵的一點是他們都是步兵。麵對突契騎兵的突然發難他們的反應遲鈍,表現得十分惶恐,如果不是安巴爾圖裏及時調整了部署讓他們以密集的陣型聚集在一起的話,恐怕早就潰散了。

眼下安巴爾圖裏唯一能信任的武裝力量就是十三部眾和高昌國的軍隊,很諷刺的是這兩股互相看不順眼的軍隊眼下因為他們自己的故地都遭到了突契軍的洗劫而變得同仇敵愾起來。另外還有一支可以值得期待的力量就是剛剛歸順的三萬突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