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一 守靈事件(1 / 2)

比喀留斯四世的去世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至少他讓為他修建了四十一年陵寢的工人們鬆了一口氣。由於他漫長而無聊的治世使得他的葬禮比他許多前任國王盛大得多,過於充分的準備最大的好處就是麵麵俱到,從這一點上來說幸運的珀農卡爾一世國王在操辦這場葬禮的時候,一切順利得出奇。

當然,如果帕斯帝國的宮廷紛爭也像這場葬禮一樣順風順水的話,那麼珀農卡爾大概做夢都會笑醒過來,遺憾的是在表麵一片舉國哀戚氛圍之下各派係的手都開始了萌動。

在比喀留斯治世的後二十年間帕斯帝國始終沒有設置宰相,國務都由各位相應負責的大臣處理。這倒不是比喀留斯有意分散相權所致,恰恰相反是因為他實在沒辦法選出一個能讓各派係都滿意的宰相人選來的緣故。

於是這個問題也就成了珀農卡爾一世上台以後所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各派係都希望能由自己派係中的人物出任宰相一職,因為大家都明白新國王是個勢單力薄的君王,而且還沒有老國王那麼難以撼動的慵懶作為擋箭牌,所以大家紛紛在明裏暗裏向珀農卡爾施壓,意圖迫使國王屈服於自己。麵對各方麵紛至遝來的壓力,珀農卡爾一世卻始終態度不明的唯唯諾諾,搞得各派都有些摸不到頭腦。

很快,為比喀留斯四世落葬的日子就要到了,珀農卡爾突然宣旨說讓王公大臣們全體為國王的遺體守靈一夜以表忠誠。這消息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驚,因為這是有違帕斯傳統的舉動,新國王的這一舉措究竟是什麼企圖?

雖然各派都心懷鬼胎,可是也不能置國王的命令於不顧,畢竟如果拒不參加的話就會留給政敵一個口實。為了以備不測,有些大臣甚至帶了相當數量的護衛一同前往,結果使得這場守靈儀式變得近乎於閱兵大典。

可惜這些自作聰明的人們想錯了一點,那就是停放比喀留斯四世棺槨的大廳根本容不下這些護衛們,單就是這些大臣們已經讓大廳變得十分擁擠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之前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國王根本不可能在這種地方埋伏下武士來對付自己,更不可能同時除掉所有的大臣。

在珀農卡爾一世的帶領下,所有大臣們都畢恭畢敬的默默跪在地上為比喀留斯四世守靈。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逐漸到了深夜。

跪到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了的了,一些年邁的大臣不約而同的出現了體力不支的狀態。

就在這個時候,珀農卡爾一世忽然開了口:“諸位大人們,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這些日子以來大家都希望寡人能盡快選出一位宰相來,可是寡人卻遲遲不做決定,諸位大人知道是為什麼嗎?”

國王的問題讓這些勞累不堪的臣工們清醒了過來,但是誰也沒有回答國王的問題,因為國王的問話顯然還有後話,貿然接話絕非明智之舉。

珀農卡爾等了一會兒見無人答話,才道:“其實很簡單,是因為寡人無法向你們做出答複。因為先王在駕崩之前對寡人說了一段話。先王說如今的帕斯帝國早就不像過去那麼強盛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缺少一位足以輔佐國王統領百官的宰相。諸位大人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榮譽,都是帝國的棟梁,但是遺憾的是卻沒有一個擁有足以淩駕於百官之上的威望。先王認為唯一具備宰相才幹的人,就是遠在東方邊境的巴丹那領主拜巴斯巴恩,可是他還隻是一個剛剛三十歲的年輕人,要讓他當宰相顯然資曆和聲望都還嫌不足。可是不容否認的是巴丹那領的勢力已經相當的龐大,甚至可以與我國分庭抗禮,為了避免這種局麵的出現,最好的辦法就是任命拜巴斯巴恩大人為帝國宰相以確保巴丹那領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