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六 調整戰略(2 / 2)

伍思成點頭道:“不錯,這些小國家都會明哲保身,可是卻也個個唯利是圖。隻要看清楚了形勢,那麼他們會做出自己的選擇的。突契在那裏的力量隻是看似強大,關鍵是有沒有人去捅破那層紙而已。陛下或許擔心沒有足夠的力量幫助他們,他們便難以下定決心,可是不要忘了吐蕃和帕斯帝國都對這個地方覬覦已久了。”

“可是這樣一來,我國在那裏的勢力發展勢必會受到限製,同時要爭取這些國家站到我們這邊來也就更加複雜了呀。”

伍思成吃吃笑了起來道:“陛下之言看似正確,其實不然。的確,這條商路蘊含著數不盡的財富,因此吐蕃和帕斯都想來分一杯羹。可是他們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了,實際上最想要這塊利益的是商路上的這些國家本身。試問有哪個國家願意把這份利益拱手讓與他人呢?他們之所以會忍氣吞聲,不過是因為實力太弱,不得不為而已。可是對於西域諸國的控製權從來不是屬於誰的,而是誰的實力強就會偏向誰。如果我們將突契的勢力趕出這片地區,那麼剩下的便是與吐蕃和帕斯的爭奪了。可是吐蕃王子格桑野心勃勃,遲早會坐上讚普的位置,可是他的兄弟們恐怕不會就此罷休,因此吐蕃想要放手幹涉西域尚需時日,而帕斯帝國主昏臣暗,宮廷爭鬥層出不窮,就連與我國結盟之事都難有定論,因此他要真正染指商路利益以後,矛盾隻會更加激化,更何況巴丹那領主拜巴斯巴恩雄才大略,絕不會放任帕斯帝國這麼做,而他作為帕斯帝國的臣屬,想要徹底控製商路諸國也是難上加難。有了這種種掣肘,再加上這條商路真正需要的是我國的絲綢,無論如何都不能缺少我國的存在,所以真正能對西域諸國施加影響的非我國莫屬。”

劉龑聽了連連點頭,道:“若真如你所說,那麼此事可行,隻是不知該派何人前往,又該如何避開突契人的耳目呢?”

伍思成答道:“陛下或許不知道,自從我國與突契交戰以來,商路既告斷絕,可是仍然有我國的貨物流傳到了帕斯帝國乃至更西方,那便是走私商人所為,他們趁機囤積居奇,將貨物價格提高了數倍乃至於數十倍。突契為了利益也不得不容忍這些人的存在,否則他們將毫無利益可圖。對於這些走私商人而言,要混入西域諸國相對簡單一些,不如就混入其中進入西域,至於向導麼,金吉爾可以擔任,他通曉當地語言,又認得道路。”

“如此甚好,朕會立即著手考慮合適的人選。”

隨著這對君臣的這次談話,絹之國的戰略在外人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由於這個變化完全在暗中進行,因此直到很久以後才被世人所察覺,那個時候絹之國的手已經深入西域諸國之中,成了突契的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