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嗣義雖然不是行伍出身,但是也明白情報的重要性,他一直最為擔心的就是朝廷對此事究竟會如何反應,當他連續攻克五個縣,並且再次打退衛州官兵的第二次進擊之後,他明白衛州的軍隊已經無法對抗自己,那麼之後要麼就是附近幾個州聯合出兵,要麼就是朝廷親自出兵了。
王漢新的部隊離開長安後不久,周嗣義就得到了朝廷出兵的消息,隻是在此之後的消息混亂不堪,讓他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一方麵是由於他的情報係統並不完善,所獲得的消息數量不夠,準確度也不夠,另一方麵則是因為王漢新的部隊行進速度忽快忽慢,讓人難以掌握動向。正當周嗣義還在判斷對方的行軍速度究竟是每天三十裏還是每天一百裏的時候,王漢新的騎兵部隊就已經展開了第一次攻擊行動。
這比周嗣義所設想的最快速度還要早了整整五天時間,他最南邊的部署就遭到了官軍的突襲。由於王漢新的騎兵部隊突然發起了攻擊,加上起義軍缺乏訓練和作戰經驗,五千士兵僅僅在敵方一次衝擊之後就呈潰走狀態了,作戰結果是戰死一千七百人以上,其餘都敗退而回。
緊接著西路軍和北路軍先後遭到了突襲,結果和南路軍大同小異,在損失了近三成兵力以後潰敗而回。還沒等周嗣義緩過神來,東路軍也慘遭厄運,這一次更是損失了超過兩千人以上。僅僅六天的作戰,周嗣義的四路大軍就全部敗北,起義軍損失了近八千人,這已經接近了周嗣義全部作戰兵力的三成。更關鍵的是周嗣義失去了向外擴張的四路大軍,那就意味著除非再派出大軍去攻克新的縣城,否則他的糧食很快就會見底,到時候那數萬無助的老弱婦孺將再次麵臨饑餓的局麵,而連續的失敗也大大打擊了義軍的信心。
不能再這麼下去,必須打贏一仗來鼓舞士氣。周嗣義想到這裏立即召回了陳氏兄弟倆,與他們一起商議該如何對付這支突如其來的官兵。
根據這四次敗戰的結果來看,官兵並沒有全數到來,他們僅僅是約兩千名騎兵。這一點對於起義軍是非常幸運的,盡管騎兵作戰能力很強,可是數量畢竟還算少的。沒有大隊人馬的跟進,他們的作戰效能畢竟有限,這一點從他們四次作戰都不能全殲己方部隊就可以看出來。基於這一點,在敵軍大隊人馬到達之前消滅這支騎兵部隊就很關鍵,同時也是個良機,隻要在不利於騎兵發揮的地形中就能利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取勝。為此陳氏兄弟選擇在牛背山附近設下埋伏,然後引誘這支騎兵進入伏擊圈,利用山地的優勢圍殲這支騎兵。
“兩位兄弟,你們傳話給所有作戰部隊,這次官軍的指揮是那個臭名昭著的紅虎王漢新,聽說他在高麗是殺人如麻,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的,如果和這種人作戰,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必須要大家竭盡全力才能取勝!”周嗣義最後叮囑道。
“放心吧,大頭領,我們一定會讓士兵們的士氣衝天的。”陳氏兄弟異口同聲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