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出身的阿乙支並不是蠢材,他從敵我態勢的報告中清楚分析出了盧炫的戰術和絹之國的目標所在。在他看來,麵對現在的局勢,盧炫應該退回平壤城堅守,然後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給盧炫安上作戰不利的罪名,然後重新把高麗國的軍權掌握到手中。憑借著平壤城的城牆,以及盧炫之前對絹之國軍隊的消耗,絹之國軍隊應該無法長久留在平壤城下的。長期遠征造成的兵力空虛,突契國不會對這樣誘人的局麵置之不理,再加上遠征造成的糧食短缺,會在最後關頭拯救平壤城。一旦作戰成功,那麼他將是拯救高麗的英雄,同時也成為高麗唯一掌握軍權與政權的大臣。
可是事情的發展總像是和阿乙支過不去一樣,他所期待的事情從來不可能發生。盧炫偏偏對於在大同江南岸登陸的鄭夢龍部視而不見,死守在大同江北岸和絹之國拚死作戰。阿乙支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而此時崔文德國王的傳喚也已經到了。
麵對崔文德對戰局的詢問,阿乙支說出了一個更大的謊言,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謊言——盧炫投敵!
這或許是阿乙支無奈之舉,在他編造的平安盛世的謊言下,絹之國軍隊何以在一夕之間就到了平壤腳下呢?這是一個無論怎麼圓都圓不起來的謊。可是如果是因為高麗元帥盧炫叛變投敵的話,那似乎就有一些合理性了。一來他很好的解釋了為何高麗軍會一潰千裏,二來阿乙支對此措手不及也是很好的借口。唯一的問題就是盧炫叛變的可能性。
在崔文德驚愕於這個事實的當口,阿乙支也飛快的轉動著他的大腦,在崔文德提出質疑之前,一個後續的想法已經形成了。
由於李成會的戰死使得盧炫失去了戰勝絹之國的信心,這些日子來他一直消極避戰,盡可能不與絹之國軍隊正麵交鋒(事實上是高定邊避免與高麗軍正麵消耗,所以這一點多少還是與事實相近的)。入秋以來,絹之國突然發動了大規模的入侵,這一點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可更出人意料的是盧炫在解救安州時被絹之國軍隊包圍,結果他竟然失去信心投降了絹之國!
失去了指揮官的高麗軍隊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因而全麵的防禦戰變成了零星的抵抗。絹之國軍隊長驅直入,高麗前線的消息亂成了一鍋粥,以至於在百姓湧到平壤城前夕阿乙支才獲知了實情。但是此時阿乙支已經無法確認究竟有多少絹之國奸細混跡在其中了,因此他才下令一概不準放入平壤城中,並積極準備堅守。
阿乙支的謊言雖然離譜,但除了盧炫本身是否會投敵這一點以外,其他說得還是有板有眼的,因此崔文德也將信將疑的接受了這個現實。不過崔文德還是對守住平壤城的可能性提出質疑,對此阿乙支隻簡單的回答了一句:“微臣將傾盡全力不辱使命,如果屆時有需要陛下的神威或聖斷的話,還請陛下定奪。”
從王宮裏走出來之後,阿乙支長出了一口氣。眼下的這個危機暫時是糊弄過去了,可是今後該怎麼辦?盧炫或許會和絹之國軍隊拚個你死我活,但阿乙支明白這種戰鬥根本是自尋死路,他最大的成果也不過是消耗更多的絹之國軍隊而已。一旦大同江北岸失守,那麼平壤城究竟能不能堅守確實是個未知數。
阿乙支回頭瞟了高麗王宮一眼,心中暗自打定一個主意:不管怎樣,這座王宮的主人必須安然呆在宮殿裏麵,即使他不能作為一個國王來提升士氣,至少可以是一件不錯的覲見禮物。